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灵异悬疑 > 柳永之白衣卿相 >第107章 堪笑风流(三、四)10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07章 堪笑风流(三、四)107(1 / 2)

众人商议着如何办理后事,将大家所钟爱的柳七郎葬得风光体面而且还要为世人永记,议定由大家共同决定的方式入葬,方才对得起柳郎。

虫虫强打着精神对众人道:“你们中多数人来自东京和杭州,还有从枣阳、襄阳、仪真、山东、长安、岳阳、蜀地等地而来,也有些姐妹来自其他各地,柳郎多曾在你们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和有些姐妹也交情至厚。但现在情况看,移到你们不管谁那里都不可能了,且不说柳郎仙去只就在这一、二日,柳郎几日前已亲口向我们几个姐妹嘱咐了就葬在此地,这里大好河山,英雄美人,足以配得上这位千古词宗了。既然众位姐妹如此痴情,我倒有个想法,不知你等同意与否?我想《乐章集》已经成书,你们每人带几册回去,择地葬一本,说是衣冠冢,似乎不妥,叫风流冢?又太俗,人不知所指是谁。就叫柳七墓如何?世人谁不知柳七之名,而且他又是我们的七哥七郎,大家看这样行不行?我头脑已乱,只能想到这些了。”

众人齐声赞同,都道虫虫姐想得周到,柳七之名可以不朽矣。又道回去我们就营造柳七墓,好使我们在精神上也有个寄托。

酥娘見众人安定下来,说道:“既然是大家同意这样做,我这里还有个想法,我们今天定个约定:每年清明时节,春风杨柳,众姐妹各自在当地柳七墓前进行凭吊,只是要对得起柳郎的风流才子之名,要少些伤感,多些诗情画意,方才对得起这词坛浪子,清明节举行这项活动就叫做‘春风吊柳七’可好?”

“春风吊柳七?好好!”众人又是一片赞叹之声,诗情画意,美女如云,正合了柳郎性情。

夜深了,凄风惨雨。

虫虫苦苦劝退众人,自己独守着已渐入弥留之际的柳永,眼泪再也止不住,扑簌簌地滚落下来,泪水流到脸上,流到下巴,打湿了前襟,打湿了她和柳永的衣裳。

虫虫的独白如泣如诉,“七哥呀,你可知这些年我为你担了多少心?那一次次的离别伤透了我的心,一次次猝不及防的沉重打击令我惊惶失措,你让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和提心吊胆,我的心碎了,我的心疼啊!还好,上天这次的安排还‘挺好’,我情愿看到七哥先我一步而去,死在我怀里,我也不愿七哥看到我卧床不起时的伤痛欲绝。七哥啊,好在你还不知,我也已重病缠身,追随你的日子也不远了,我也就不必忧心那没有你的漫长的孤独岁月了,这倒让我心里好受了一些。”

虫虫眼前幻化出她与柳永几十年来相亲相伴、怀念关爱的一幕幕画卷,她在心里感叹着:从瑶卿姐那句诗“一生只为情颠倒”,颠倒一词让我想到颠狂一词。七哥呀,你和我就可用颠狂一词概括,哥为词狂,妹为词颠,虫妹不单是妹为词颠,妹妹还为哥狂啊。和七哥在一起,我这辈子没白活,经历过人世上的大风大浪、儿女情长、爱恨情仇、生离死别,还有辉煌与失落,我一个风尘女子也在尘世中颠狂了一回。

这一晚,昏暗的油灯下,灯花在钻进来的秋风中摇曳不定,似乎预示着这风流一世、诗酒一生的大词人柳永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人生尽头。

搂着骨瘦如柴、相爱一生的柳七郎,虫虫的泪水已经流干。

柳永勉强睁开双眼,依稀辨得虫虫模样,朦胧中觉得虫虫也同自己一样形销骨立,耳中模糊听得虫虫喃喃自语:“不久之后我就会追随我心爱的柳郎而去,我死后就葬在你的墓旁,生不离死不弃。生虽不能与你为妻,死亦不能与你合葬,但愿上天让你有知,总是有个‘人人’与你相伴。”

是夜,柳永头枕在虫虫腿上安然逝世。

一代词宗柳永魂归虚无,躯归尘土,这一刻,尘世的喧嚣躁闹,随着这个人的归去,都沉于宁静。那悠扬悦耳的词章,那弦管竞奏的新声,那无数清新靓丽的歌喉,都随着斯人的逝去而渐渐沉寂。

宋代的城市再无往日那彻夜连天的繁弦脆管,易唱好听的词曲越来越少,而供人吟诵的、豪迈的词渐渐走上前台。宋词最辉煌的时代,因柳永的离世而成为过去,又一个辉煌的时代正悄然而来登上舞台,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停地在涤荡更新中向前发展。

柳永虽然永远的离去了,但是,对于这个人的争议,或赞或叹,或咒或骂,还将伴随他的名字几百上千年,不知他生前对此是担忧还是期盼。

一些人只看到他那奇情香艳的一生,活得风流,活得潇洒,活得精彩。又真正有几人知道他一生受到的挫折、打击、屈辱和苦闷啊!对柳永一生遭遇因而嫉妒,因而同情,因而幸灾乐祸,这都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他。只有撇开偏见,公正全面地看待柳永的一生,才能由衷地理解、赞羡、歌颂这位伟大的词人。

果如欧阳修所言,就在这嘉祐二年(1057年)深秋,一代词宗柳永溘然逝去。柳永也许带着事业成功的喜悦、人生的些许遗憾、生活的挫折和痛苦离开人世。

人世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有些事情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在他逝去的前一年,一个将来词名几乎可以与他比肩,同样精通音律,甚至同样风流浪漫的著名词人诞生了,这个孩子叫周邦彦。柳永追求一生、未竟的事业,二十年后就会有人接续,继续推动宋词的发展并沿着他开拓的道路走下去,冥冥之中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吧,只是柳永却永远的不知了。

他永远不知道的事还有:宋祁死于嘉祐六年(1061年)五月;赵祯皇帝于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驾崩,谥为仁宗;老友欧阳修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病故于颖州。

一代词宗柳永病逝于金山僧舍,后人对这位声名赫赫,对发展宋词有重大贡献和奠基作用的杰出词人的一生慨叹不已,有人模仿瑶卿当年在矾楼随意吟唱的几句诗,编出一首俗诗,基本概括了柳永这波澜壮阔不平凡的一生,诗道:

浪子萍踪东飘西荡,填词度曲闯入汴梁。

赫然声振秦楼楚馆,误了功名难登金榜。

不惑之年再返开封,前途不定心中恐惶。

矾楼几度良宵盛会,鱼龙混杂人间天上。

天子垂青谈词论道,令人垂涎无限风光。

临轩放黜惊魂丧魄,苍皇激奋出口成章。

自暴自弃形骸放荡,瓦子勾栏花街柳巷。

名伎如云纵情诗酒,流言困扰名声全丧。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