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父刘玄德 >第152章 荀攸访蒯越154(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52章 荀攸访蒯越154(1 / 2)

孙贲和吴景对了个眼色,都有些忧心忡忡。

徐州军突然变的如此强势,显然不是个好消息,尤其还是以弱变强,这更是一个让人忧心的消息。

收复了广陵之后,徐州军可就是正式进驻自己家门口了。

以后双方的冲突可想而知只会越来越频繁,而不是越来越少。

此时,桥蕤军最终的伤亡情况被汇报了进来。

当场战死者高达一千一百余人,伤者一千多人,被俘数百人,伤亡比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1。

这也是因为双方上手对拼的就是精锐,承伤高,战意坚定。

就好比桥蕤心头肉的铁甲重步兵司马部,两百人的编制,战死了六成以上才溃散逃跑,最后能够逃脱回营的不过二三十人,约等于全军覆没了。

可以说经此一役,桥蕤部算是彻底失去了战斗力,不回去重编休养个一年半载的,根本恢复不了元气。

“广陵是没法打下去了。”

孙策索性就坐在桥蕤身边,皱着眉头说道:“而且现在的问题是,少了桥蕤的人马,我们还能不能过江。”

虽然没了桥蕤的一万人,孙家军还能凑出两万,可想要靠两万人就能横扫江东,那当初孙贲和吴景也不会被刘繇赶过长江,蜗居厉阳了。

孙贲抬头看了眼自己家的堂弟,说了一句:“对面丹徒发现有增兵的迹象了,多了几千人马,应该是薛礼和笮融的人,这大江不好过啊。”

孙策点点头,转而问起了吴景:“舅舅你说呢?”

吴景也摇着头,不看好过江行动了:“我也觉得别过了,再说了,江都这里总要留人吧?盛德是肯定要回去的,江都留谁,留多少兵马,留的少了,给徐州军送菜,留的多了,过江的人手可就更少了。”

“啪!”

孙策一拍双手,笑道:“舅舅和堂兄你们这么讲,我反倒是觉得这是个难能可贵的机会了。就连你们都觉得咱们不该过江了,那刘繇和他手下将领,不就更会这么想了吗?”

“以我之见,咱们就在江都休整一下,让盛德先撤,然后全军过江。”

孙策越说越亢奋,一脸神采飞扬:“江都咱们不要了,留给徐州军,我不信徐州军得了江都,还会跟着咱们屁股去江东。”

“咱们全军过江,杀刘繇一个出其不意。先拿下丹徒,直扑曲阿,活捉刘繇。”

孙贲、吴景面面相觑,就连情绪低落的桥蕤都懵了,忍不住抬头去看孙策。

孙策却是自信满满道:“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连咱们自己都觉得是时候回九江休整,那刘繇就更想不到了。”

“我当亲自修书上奏左将军,请他务必决断。”

孙策说到这里的时候,面容上闪过一丝担忧,他显然是在担心袁术又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恳请舅舅、堂哥,盛德与我一同上书,劝谏左将军。”

孙贲、吴景和桥蕤更懵了,怎么说着说着又连带上我们了。

可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几个人细思,也确实觉得孙策的话挺有道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不想继续待在江都面对徐州军了。

与其如此,要么撤回九江,要么过江去打刘繇,打下来了则待在江东,打不下来也一样撤回九江,这江都谁爱待着就让谁待着吧。

荆州襄阳,在家中翻看情报的蒯越突然停了下来,走出书房,让下人去请荀攸过府一叙。

蒯越和荀攸是老相识了。

昔日大将军何进广招天下俊杰,蒯越和荀攸都被招募进了何进的幕府。

蒯越名气大,担任的职务更高,被何进委任为东曹掾,而且荀攸则为黄门侍郎。

黄门侍郎这个职务是天子的近侍之臣,为天子传达诏令,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天子和诏令的要制职,一贯被群臣视之为美职。

真要比起来,荀攸的职位虽然看起来比蒯越低,可实际上却是比蒯越更有潜力。

这就是一等士族和二等士族之间的差距。

荀家没法和袁家、杨家相比,但和蒯家这种荆州士族比起来,还是强太多了。

荀攸到了襄阳之后,自然要拜会蒯越,两人之间交往颇多。

荀攸从蒯越这里得知了许多天下大势,也包括刘备在徐州的崛起。

故此,荀攸也曾经将刘备来信的事情和蒯越说了。

蒯越当时还戏称荀攸之名,竟已经传到边郡武夫的耳朵里了。

可现在蒯越却是变了心思,在他来看,刘备似乎不仅仅是一个边郡武夫了。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密切相关,只要有心,长江下游的事情很容易就会为荆州所知。

此前荆州关注的重点是袁术,可这段时间渐渐发生了变化,又增加了刘备和刘繇两个势力的情况。

蒯越此时负责荆州的谍报事务,所有情报收集来之后,都会由他先过一遍,挑选出切实可靠又有用的消息递交给刘表。

可随着刘备的情报不断的传来,蒯越对刘备的感官不断的在变化。

刘备初入徐州的时候,蒯越的想法与陈群如出一辙,觉得刘备是被利益所蒙蔽,利欲熏心,做出了不自量力的决定。

可随着后面的事情来看,刘备此人必定在当时就已经看破玄机,想到了一整套行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否则,如何能做到入徐州之后不到半年,就分化吞并对他大有敌意的丹阳军,又从糜家那榨出大量的财货粮食,用以屯田养兵。

这一步步,一环环,在智者抽丝剥茧之后,就会形成了一条无与伦比的暗线。

能定如此计划者,当真有鬼神之功。

更让蒯越感到震惊的,无疑就是半旬定琅琊了。

蒯越自视甚高,一向以智计自得,可就是连他都想不出这是如何做到的。

这刘备若非天纵奇才,身后必定有能人辅佐。

半年之内,竟已掌控徐州实权,将来当真是不可限量。

蒯越想起荀攸曾和自己提到过,刘备月前曾写信给他,请他前往徐州,言辞恭敬,求贤若渴。

荀公达虽然有些感动对方的诚意,却觉得刘备先天基础还是太差,况且刘备麾下,派系过于众多林立,内耗必定十分严重。

蒯越却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派系再多,还能有中枢派系多吗?

若是只想当一只守户之犬,纵然派系再少,又有何用?

因此,荀攸并没有因此而动心,依旧留在襄阳,以观局势。

不过对于刘备,荀攸还是很有好感的。

蒯越因此觉得,这是个卖人情的好机会。

荀攸来时,蒯越在书房招待了他。

在蒯越的面前,摆放着一小摞文件。

看见荀攸后,蒯越起身迎接,一边吩咐上茶,一边玩笑道:“公达,许久不见,近日可好?我可是听闻你踏青文会,乐此不疲啊。”

荀攸含蓄一笑,答道:“司马公太过热情,攸很是感激。”

“公达且先安坐。”

蒯越邀请荀攸坐下,等美婢上完茶汤之后,两人才开始了对话。

“公达可知,前日明公唤我,询问徐扬之事。”

蒯越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荀攸的表情。

荀攸神情自然,面含微笑,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蒯越接着说道:“这徐州刘使君,当真是不可估量。”

说完之后,蒯越还觉得不够,又补充了一句:“深不可测。”

荀攸来了兴趣,他知道蒯越不会无的放矢,今天主动和他提起刘备,必定是有事可以教他。

“这些是我荆州收集到的徐州情报,公达可自观之。”

蒯越指着面前一小摞绢帛,示意荀攸可自取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