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淮右布衣逆天记 >第二十八章 建立礼贤馆2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八章 建立礼贤馆29(1 / 2)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和套话,欲取天下者,先取民心也!

元朝末年,元朝政府的所作所为在本来就很虐民的基础上又火上浇油了一把,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要求都不能满足,百姓被逼无奈,只好造元朝的反。

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可行的,每一把锁都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当时打开推翻元朝政权的这把钥匙被朱元璋拿到了。

这把钥匙就是“民心”。

朱元璋攻克集庆之后,不光元朝当局开始不敢小觑他,就连当时实力最强的两支割据军阀也开始重点关注这位后起之秀了,这两支军阀的头目分别是张士诚和陈友谅。

元朝既然盯上了朱元璋,肯定要想办法收拾,但当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建都在汴梁(今天的开封)的龙凤政权,作为红巾军的政治代表,正在跟元朝的主力军正面作战,其他的割据政权也在跟元朝军队正在开展着拉锯战,元朝根本腾不出手来料理管朱元璋。

朱元璋这会儿有时间有了喘息的时间,但农民出生的他根本闲不下来。这时他要着手做几件事。

一是让部队修养生息,所谓休养生息就是吃饭的问题。

拿下太平和集庆后,搜刮的钱粮自然撑不了多久,现在自己当家,肯定不能老是向百姓伸手,就算伸了手,百姓也不一定有,常年战火不断,老百姓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搞农业发展?

听说扬州那边的青衣军都已经出现人吃人的惨状了。

朱元璋灵机一动,下令叫所有士兵都放下手中的刀枪,拿起墙角的锄头,全部下田种地,来个自给自足,史书上叫做“屯田”。

这就是朱元璋的性格,自己能办到的事从来不求人。

朱元璋任命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也就相当于临时性的农业局长兼水利局长,没几年功夫,仓库都装满了,军队有吃的了,老百姓也不用交粮了,两全其美的的事,老百姓没了负担自然高兴,管理起来也没什么太大障碍。

康茂才估计是军事大学水利专业系毕业的,除了能带兵打仗当间谍之外,还能兴修水利工程,特别是造桥技术相当好,这个我们后边会有介绍。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那段时间,朱元璋大仗没有,小仗不断。在作抓农业工好的同时,军事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也没落下,他先后攻克镇江、长兴、常州、江阴、池州、徽州、扬州等地,这些地方都在应天的周边,作为应天的军事据点,能有效保护应天的大局稳定。

在社会治理方面他的方法也是相当奏效,把所有的男同胞全部编入民兵预备役部队,农闲之时,经常从部队中派出教官下村开展民兵队伍的军事训练,除了能强身健体之外,打仗的时候还能躲在家里放个冷枪冷箭啥的!

一般性的社会治安管理也交给这些民兵去治理,抓个小偷小摸、处理个矛盾纠纷啥的都不在话下。

第二件事是“爱民”。当兵打仗除了能混口饱饭吃,在攻城拔寨的时候顺带收点战利品悄悄揣个腰包也是可以的,反正人多,不容易被发现。

但朱元璋火眼金睛,对于这种目无军纪、法纪的行为早就想收拾人了。

他想,部队的这种行为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最后一定会伤了老百姓的心,再想树立好的口碑就难了。

这就关系到如何管理好几万人的部队的问题了。虽然李善长帮朱元璋捋定了禁令,但总有一些人会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比如常遇春。

朱元璋的办法是和徐达先串通好,故意找徐达的茬。

徐达一直是一个比较沉稳的将领。朱元璋不找常遇春演戏的目的是怕自己忍不住真杀了常遇春。

在攻打镇江的时候,朱元璋早已明令禁止进城后不准杀人放火、奸淫抢劫,军队里的一个士兵估计是刚成熟,还没尝过禁果是啥滋味,没管住自己的祸根,把人家黄花大闺女给糟蹋了。部队里看到只雌性的蚊子都按耐不住,更别说扬州一带的烟花柳巷之地。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