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红火岁月的过客 >第五十八章 江湖招数58(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五十八章 江湖招数58(1 / 2)

“王大叔,怎么是您啊?”

一开门,老王头弯着腰揣着手冲陈建南点点头,风尘仆仆的模样看起来又是从南口儿一路腿过来的。

“老王大哥,您这是...”

顾文华迟疑着问道,陈建南心里偷笑,还不是咱这儿一直没个准话给闹的?

“顾经理,这眼看着就要起藤了...实在是心里头不踏实...”

说着话,老王头卸下肩上扛的布包袱,抖楞开露出一袋子鲜白薯来:“您几位上眼,高沙地里头种出来的白薯,个儿大、皮儿滑、水分少!”

粗糙的两手握住两头一较劲,一声脆响,白薯应声而断,别看外皮发紫红色儿,可内里瞧,薯肉白如玉,似琼浆,难怪这年头人们都管番薯叫“白薯”。

“几位爷也甭怕我使歪招儿,瞅瞅,我是连藤去叶的截了这么一段儿出来。”

老王头拽起一把藤叶来,还带着没打干净的泥,扑簌簌的往下掉渣子,就这么往地上一摊,让众人看的更仔细些。

“您千万打住,我可从来没这么想过,实在是量太大,运输上是个难题...”

“对您来说这都不是事儿,实在不行,价咱还能商量商量...”

顾文华拿手压住老王头粗糙的双手,轻轻的拍了拍,起身从里屋点出一张大黑拾来:“按说得是钱货两讫,咱又是头回交情,可也不能让您白跑这上百里路不是?”

说着话把钱往老王头面前一推:“价钱就按之前说的来,这算是定钱,您可别嫌少。”

老王头起先还以为顾文华不要了,又是惶恐又是期待的瞅着那张大黑拾。等听到后面才喜笑颜开,小心翼翼的把钱摩挲了两遍收进兜里:“明儿起藤,后儿个您瞧合适么?”

顾文华没着急回答,看向一旁的陈建南,见他点了点头,这才拉过陈建南来:“我们老哥俩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后天就让这小子替我们走上一趟,地点您看...”

老王头虽然面带疑色,可也未出声质疑,一番商定,约定在后天晌午之前,南口儿东面大路的山坡上见。

事情说定,老王头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大半,神态放松下来,连说这就要往回走,被顾文华拉住“将就”了一顿晚饭。

“咱农民可算是赶上好时候了,放以前,地里甭管种啥,打下粮食来都得先交租子,要是再有个病灾儿的,这一年就算白忙活了。”

老王头吧嗒了一口烟袋,感叹道:“等解放后,地里粮食都归咱,公家的一交,咱还能落个大头,嘿!放以前想都不敢想!”

“王头儿,我听说东郊酒厂收白薯,你们怎么...”宋大胆心直口快,一边指挥陈建南收拾饭桌一边问道。

“哪敢呐!”老王头一边拿脚底面磕烟袋头儿,一边解释道:“53年的时候,国家为了保障白薯销路,由市合作总社出面,跟东郊酒厂签署了代购合同,东郊区供销社开始大力收白薯,那会儿真没的说!”

“在那之前,你推着一千斤白薯到市场,私商净挑好的买,等到快散集了,剩下的只能比市价再低30块钱,还是卖给他们!就这还压你30斤的分量!供销社大小都收,价钱公道,秤又合理,送去还给脚钱,合算多了。”

陈建南起先听着糊涂,什么白薯三十块钱一斤?紧接着又反应过来,“前世”邮币卡收藏热那会儿,自己还见过头版的“新华门”伍万元和壹万元的“牧马”呢!

不过想想也真够黑的,先把好的挑拣走,等快闭市了,每斤压价不说,还要硬生生将一百三十斤来说成一百斤,难怪要打击奸商!在特定的年代下,供销社的存在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好事。

“现在呢?”宋大胆忍不住问道。

“打下粮食归社里,大锅饭虽然香,可吃着不踏实,村里的吝子、懒汉倒是高兴了,每天吃的满嘴流油,拉屎都有劲儿...”

老王头满脸愁苦,迟疑了半饷,才殷切的往顾文华身边挪了挪:“顾经理,您是文化人,您说说,这样子下去...”

顾文华一把攥住老王头的手:“老王大哥,都是小老百姓,还是莫谈国事的好...总之,我要粮食您要票,合则两利不是?”

老王头眼里的光顿时散了,可也没再说话,默默的往烟袋锅子里压实了一把碎烟末,“吧嗒吧嗒”的蹲在地上抽了起来。

“师叔,那后天店里头...”

“担心陆经理那边?就按休假走吧,连着上八九天班,歇一天谁还能挑你的不是?”

陈建南顿时放下心来,趁势一指停在院子里的二八大杠:“师叔,这车子啥时候给人还回去啊?”

没成想顾文华倒是误解了:“你倒是给我提了个醒儿,前些天拿不准白薯这边的事情,冲人张口磨了一个礼拜,现在既然定下了,赶明儿我就...”

“别介啊...”陈建南紧忙阻止,他可不想后天腿着去南口儿。

“师叔,反正您人情都搭进去了,这两天就让我先用用呗...”

顾文华瞅着陈建南欲言又止的模样,暗自揣测这小子指不定是想带人姑娘出去兜兜风,便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足足吊了陈建南好一会儿,才勉强同意。

老王头晚上没在四九城落脚,抽了一袋子旱烟叶,和顾文华再次确定了时间、地点,就连夜返程。

今晚小白楼依然营业到九点钟,过了晚上八点顾客逐渐就少了,偶有上门的主顾也基本都是附近街坊,陈建南就一边练桩功一边收拾卫生,陆万年依旧没有露面,可陈建南心里的担心一点没有减少。

俗话说“打蛇不死随棍上”,陆万年绝对不是那种栽了跟头就服软的性格。

就这么央磨到歇业,回到后院宋大胆就招呼他:“建南,明中午咱出去吃!”

顾文华解释道:“片儿爷刚来了一趟,就约在明儿晌午,在片儿爷小院。”

“师父、师叔,咱要做点准备么?”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