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城市里的农村人 >记忆里的游戏36(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记忆里的游戏36(1 / 1)

处在相对封闭的村座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童,能接触的工业化玩具并不多,大部分是要自己寻找资源来丰富的,关于大人们这个时节能接触的大概是打牌和捕野兔野鸟了,而关于孩子的仔细想想,对于当下孩子的不同但就其原理还是一样的。最近的小视频了,孩子玩烟盒打宝的游戏风靡,想想小时候的自己,其实也是玩过的,用白纸当然最好也是成条烟盒的完整外包装通过一定的技巧叠成宝,聚在一起,谁把其他人的打翻了就赢的其他人的宝。记得当时为了自己的宝不被打翻,几张纸合叠一个宝,厚度增大重量也增大,赢来的宝用一个单独的抽屉保存着。兴趣与年龄应该是正相关吧,记得在村里上学的时候非常热衷打宝和掺玻璃球,但到了到隔壁村上学的时候两个游戏就都戛然而止了。关于玻璃球,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却是很少见,小时候的玩法是在泥土地面上挖几个玻璃球刚刚能落入的小洞,几个人聚在一起按顺序分别用自己的玻璃球撞击对手的玻璃球以使对方的玻璃球能先落入洞中,谁的玻璃球被先推入洞中,谁就赢得对手的玻璃球,在论角花钱的时代,一角钱可以买五个玻璃球,每次玩都会带上数次积攒得一袋子,记得每次玩都会消耗上一上午或者一下午的时间。

打宝或者玻璃球还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的,如果家里人不吸烟或者零花钱较少,两个游戏玩起来会比较困难,但童年的时间纵是没有资源只要聚到一起也会玩的很是酣畅淋漓。大概是村里每个母亲都会吧,在刚开始有记忆的时候,家里就有母亲为我们准备好的用碎布缝制的沙包,六个面的正方体,里面缝着瓤。玩沙包时,人是越多越好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哥两个到隔了几百米远的一个相对较大的空地上去玩,正巧碰到七八个孩子在那开始组织游戏,有位较大的孩子邀请我和弟弟加入,十几个人分成了两伙,每伙选两个丢手,其他人在两个丢手之间来回奔跑躲闪,沙包打到人而接不住就是被打死了,如果沙包打到人但被接住了就可以救活一个被打死的同伴,记得那次玩了很久很久,青石砌成的院墙、斑驳的木制门以及黑黝黝的茅草屋顶,一直牢牢地刻在记忆里。记得后来请求母亲做了很多次沙包,甚至自己也尝试了不少次,玉米粒的沙包丢弃来速度快不容易接住且打到人身上特别疼,麦子粒的沙包丢起来速度适中容易借助且打到人身上也不是那么疼,麦麸的沙包丢弃来速度慢容易接住且打到人身上不疼,不同的沙包对缝制的针脚要求不一样,麦麸的要求最细密,如果针脚达不到很容易露馅,也就使用不了多长时间。

地处温带的加上地形地势的优势吧,记忆力的村落东靠的山体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那时的荒山并没有被开采过,光是松树就有好几种,都是长在山体的中间以上,在山体的中间高度吧,橡树、槐树居多,在夏秋季节,每逢下雨天气,大人们会穿上雨衣雨靴到山上去捡蘑菇,因为少的原因吧,口感丝滑的蘑菇鸡蛋汤只存在于那时的记忆里。对于孩子来说,秋天的橡果及处在山体下方的山楂、苹果、桃子更为诱人,每到秋天,铺满橡树落叶的树根周围也落下了一层橡果,没到这一时节,村里的孩子都会有意无意的过去捡,从刚落的水分饱满的湿果捡到干裂的风干干果,想来也纯粹是满足孩子时期的获得感,拣回来之后大多也放在抽屉里,至于最后都悄无声音的消失了。再回村,山上的松树和橡树都已不见,被开采的山体和大型旋耕犁犁过之后,虽在夏天仍能郁郁葱葱,但秋天过后是一片土黄和尘土飞扬。

说起村里的山体,其产出还是非常丰富的。很小的时候,山体没怎么开发,天然的生长着各种树木杂草,慢慢的青石开采、树木砍伐、新农田开采、堤坝修筑,原始的面貌及玩趣消失殆尽。经常去的时节是在夏天或者秋天,漫山遍野的野花野果,潺潺溪水,塔拉着补了又补的破鞋,捉蝎子、逮螃蟹、捂蚂蚱,在无所不能的时代,干着一件件引以为豪的事情。无论是哪一种,秋天应该是最丰盛的季节,大部分的蝎子已成长至壮年,在用石头垒起的田间地头搬弄着可能覆盖着蝎子的每块石头,用自家木筷子制作的蝎子夹子,甚至为防止蝎子窒息在瓶盖处戳上几个透气孔,原本不愿意去村卫生社的自己厚着脸皮去讨要空药瓶,不透明的塑料及透明的玻璃药瓶各有优势,一个怕摔怕碰,一个不透明,到底捉到过多少不记得了,离开家再后来回去,听说都是晚上拿着照蝎灯就再无兴趣了。至于那些螃蟹和蚂蚱,大抵要容易些,不过无论怎样最后被父母下油锅后的味道与香气只要关联上都会浮现。

村落里的孩子很多技能都是自主学会的,上墙爬树,下河摸鱼。很小的时候是不敢去大的水库的,每逢下雨天,因为地势原因,在村中央自东南向西北会形成了一条流水沟,被雨水沁润的土壤变得松软,从溪水边抠出泥土后用哆成块的泥块修筑泥坝,看流水不断地汇总,在堤坝中间位置再扣出小洞,一个小小的人造瀑布就形成了,顺带的时间土制的汽车大炮总会一排排的摆到旁边的空地上。再到后来,跟着大一些的人到地处村东头的水库洗澡,没有人教,一步步被逼着学会狗刨,再初中甚至高中的暑假,酷热的天气时间大都再东坝里度过了。也是有这样的自然条件,村落里的人夏天洗澡要多一些,一旦到了冬天,在没有太阳能和电热器的环境下,想要在冬天舒服的洗上一次澡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实现的。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