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城市里的农村人 >生活升级47(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生活升级47(1 / 1)

记得最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是在还没上学的时候,姐姐比自己大三岁,父亲在姐姐上一年级的时候专门为姐姐买了一辆没有横梁的女式自行车,也算是一个小轰动,与当时流行的大金鹿或者凤凰牌的二八大杠不一样,车身更小也更轻便,车头与车座之间也没有横梁,上车更为容易,非常适合矮个或者小孩。在农闲季节,住宅南侧的场地刚刚完成打粮任务空出来,父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到场地上学自行车,开始时是扶着后座帮助维持平衡,待练了几圈后开始放手,很快姐弟三个就都学会了,因为就买了一辆女士自行车的缘故吧,学会骑自行车后心盛的自己和弟弟将父母的二八大杠退了出来,腿不够长,就将腿从车横梁下探过去,邻居长辈戏称我们半骑自行车,自己半骑自行车一直持续到在邻村上完四年级课程,一公里的路程有三个大上坡和三个大下坡,每日往返车技一直很好。到五年级时因为要去更远的学校上课且开始住校生活,父亲给自己添置了一辆二手的二八大杠,也是比较特殊,人家都是一个横梁,自己的车子则是两个横梁,但总归时属于自己的,一直骑到了自己在镇上初中毕业。

一直到自己初中毕业,村里甚至是镇上都比较闭塞,那时除了镇上有条国道水泥路外其他的路都是泥土路,不仅窄而且不平整,一到雨雪天气就能难走,在起初的时候交通工具也局限在手推车、自行车甚至牛马车,慢慢的拖拉机、摩托车开始普及,再到上初中的后两年,镇上开始修建铁路,在镇上主要的村与村之间开始规划修建水泥马路。在初中的最后一年,镇上各村之间的水泥路修建进入集中施工期,也是当时施工工艺的要求吧,原先的泥土路上被垫上了一层约十几公分的碎石,因为要沉淀差不多一年期吧,碎石上被铺上浅浅的一层砂子后就放任不管了,因为每周要在家和镇上初中学校往返一次的缘故,可谓是苦不堪言,骑车颠走路硌,不得已找了好多小路。一直持续到自己上高中的前两年,镇上的火车站修好了,各村之间的水泥公路也修好了,比较遗憾,可能是规划原因,最开始的水泥路没有通进处在最边缘的村里。

在初中的那几年,村子里的常住人口还是非常多的,村子的占地面积很大,红线耕地加上新开垦的承包耕地合计有两千余亩,不足四百户的七百多人口可谓是只要想就会有地可种,也是得益于当时国家的大力倡导和现实进步的刺激,当时的村委投入了大量的经历在村里修建水坝和道路,一台台挖掘机、旋耕犁在山坡及洼地上工作着,受到外部刺激的村里人开始慢慢接受更为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劳作的能力及产量也得到了急速的提升,大概是受到部分先受益人群的刺激,年轻一些人的开始往外跑务工,村里的一些前辈也开始更为重视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与培养。也是在那个阶段吧,父亲、叔叔、姐姐以及二姨家的哥哥姐姐开始外出务工,弟弟和自己则先后来到了济南求学,现在想来村里人员的急速外流大概是自那个时段开始。

与家里的联系也差不多经历了多个阶段,四年级以前吧,全天候的在家里,至五年级、初中的那几年,周末及寒暑假,高中到大学吧,一两个月甚至到最后半年一回,总的来说,家里很早就安装了电话,加上有固定的寒暑假期,大学之前还是很密切的。记得最开始到县城上高中,没有独立的手机,在晚上下课的点借用学校公共话亭的电话给父母报平安,到后来父母帮忙买二手的手机,没有网络、没有触屏的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们比较着手机是否是彩屏、铃声是否是和弦,天宇、海信、诺基亚,也算是一个时代,一直到大学滑盖的诺基亚一用就是整个四年。到现在诺基亚已安静的躺倒橱柜里了,便捷的网络及可观的收入已不再用考虑长途加资费了,父亲的变故母亲的来济却也不再需要与老家的联系。上次回家,看到车棚里后买的布满灰尘的自行车,加上孩子翻箱倒柜找出来的老师电话,已故亲切的熟悉感速度充满。

即使是现在回家还是以烧木柴生火做饭为主,倒不是说天然气未接到村子里,就习惯和心理倾向来说,木柴带给自己的舒适感是后期电或者气远不能给予的,只要看到那屡屡自烟囱直上蓝天的炊烟,那来自烟火气的生机自上心头。其实每到春节前后,呆在城市暖气房子的舒适总会让自己在老家挨一次冻,到现在为止吧,除了自己在上海实习的那一年,每一个春节自己都是在村里度过的,早前煤球炉取暖,后来燃碳块取暖,到现在装上暖气片后自主供暖,一步步的变化中村子里也越来越好。也是因为JN市区严格限制烟花爆竹的实际,两个孩子对老家的印象格外好,抛除每次回家可以在周边邻居家实际看一下活生生的鸡狗羊鸭的兴奋外,光是那宽阔的游戏场地及随时随地可燃放鞭炮的便利也充满的无限的吸引力。也是在她两个开始有记忆吧,带着在院外挖了个土坑,用捡过来的树枝生火,用记忆力的办法将鸡蛋和红薯用先曲树叶包裹,半个小时候,尝到的味道成为到如今为止她们记忆中吃过的最好吃的鸡蛋。

生活状态在有记忆的二十几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原有的本能的适应的生活状态已成了过去式,不再受制于物质条件的匮乏,同时也失掉了短视所带来的单纯的美好,忙忙碌碌的在成长不同的阶段不断跃阶而上。身份的转变已是有了近十年的时间,从单纯的为人子到即为人子又为人父也已有八年,转换不可谓不大,与自己的那个年龄相比,通讯、出行等一切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仍有自所谓的烦恼,但物质上的贫瘠和现代资讯上的匮乏确不会再发生。当然,原先更多听取意见任父母决策的形式也调整到了以己为主、以己为准的新状态,那些原先的单纯的期待,被噪杂的、综合的、瞻前顾后的思虑替代,自我思索着,虽算不上高大上的优秀,但拥挤人潮中的一员却也在踌躇着。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