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科幻异能 > 古镜迷踪 >四。回想起十年前的一段悬案 1620(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四。回想起十年前的一段悬案 1620(1 / 1)

16大明朝靖难之役背后的真相

下午我们到文君堂的时候,叶文已经把茶沏好了。他笑眯眯地瞅着我们说,这两天和几位老师虽然见面但是彼此了解的并不多,正好有一下午的时间我们好好聊聊天,我也笑着说,叶先生,我们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探险爱好者,完全是业余水平。叶文笑着说几位都是专家级的就不要客气了,说完把条案上的平板电脑递给了我,里面的内容都是我和柳烟探险的事迹。还有李白和乌木的一些文章,看来叶文在和我们聊天之前做了很详实的功课,我和柳烟摇摇头说不是谦虚,是网上的夸大其词。乌木和李白也谦虚了一番,叶文喝了一口茶,慢慢地说,几位老师既然能找到叶家堡那就一定对我们叶家堡的历史很感兴趣吧,好在现在是开放和解禁的时代,百无禁忌,我就从头讲吧,我们忙说愿闻其详。

叶文低着头摆弄着放在条案上的茶杯慢慢地说道,我们叶家堡的历史还要从明朝的永乐年间说起,我所知道的就是我现在要说的,也是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的一些陈年往事,说是在大明洪武末年,洪武帝朱元璋临终的时候把帝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为什么传给皇太孙呢?是因为太子朱标已经早逝,建文皇帝继位后听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的建议,采取削藩的政策,因为洪武帝在建国之初把25个儿子都封了藩王,每个藩王都有封地,每个藩王府都有府兵。说白了,就是每个藩王都有一块地方的势力范围。这对新皇帝来说无疑是25个潜在的威胁,因此建文帝力主削藩,取消府兵,一开始建文帝把他的这几个叔叔逼得手忙脚乱,有五个藩王阖府自杀,整个社会乌烟瘴气的,这25个王中最强的就是燕王朱棣,很明显早晚也会轮到他,他不可能像其他几个王一样坐以待毙,另外朱棣这个人很有野心,于是就打出奉天靖难的旗号起兵,一路上势如破竹饮马长江打到了当时的首都南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叶文说到这里笑了笑,几位老师对这段历史不会陌生吧,我们几个也跟着笑了,李白大声说最重要的是这件事的后半段,叶文点点头说,李老师说的对,我接着说,南京皇城被攻陷的时候建文帝被叛兵俘获,燕王朱棣把他秘密押到BJ,乌木惊讶地说这和历史上的记载有差别啊,叶文点头说,史书上说建文帝城破之日自焚而亡,野史稗官说建文帝逃出宫出家了,还说永乐皇帝命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访建文帝的下落。叶文望着窗外幽幽地说,听老一辈人说,建文帝被永乐皇帝囚禁在BJ近一年的光景,我心想乌木在故宫看到的青衣人十有八九就是建文皇帝!我刚想到这里,乌木抬起头看样子还要继续说些什么,李白忙抢过话头说,哦,原来被朱棣囚禁啦,我和柳烟都知道乌木是要说故宫的鬼影事件,乌木生生地给憋回去了,叶文倒是没有察觉,继续说道,据老一辈说建文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就是今天故宫金水桥附近的一处宫殿,他被软禁起来,所有的消息都被封锁,对内对外都严格保密,因此谁也不知道建文帝还活着,永乐二年的时候建文帝逃出了皇宫逃出了BJ,李白眨巴着小眼睛急切地追问道,皇宫戒备森严怎么可能逃出来呢?叶文笑着道,如果说是今天的故宫,别说逃出来就是闲逛都很容易走丢,在永乐时代,现在我们看到的紫禁城还没有建成,当时的皇宫是元朝遗留下来的皇宫,听老年人说,位置就在今天故宫金水桥的位置,规模也远远没有今天的大,建文帝能逃出来完全是靠运气,软禁建文帝的房间是一个书房,里面有很多的书籍,建文帝闲来无事就读书,因为这个皇宫是元代的皇宫,书籍也有不少是前元留下来的,就是这样的机缘建文帝发现了一本叫《皇元宫苑图考》的书,这本书实际上就是元代皇宫的建筑档案,本来这本书也是正常的,就是某殿某宫的位置是什么结构的,在什么位置等等。就在某一天,建文帝在这本书的一个夹层发现了一个暗道的地图,经过他仔细核对,这个直通外面的暗道口就是在关押他的房间里,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另外,建文帝在削藩的时候也不是靠一纸文书就开动的,而是在重要的藩王府都安插了不少内线力量,燕王朱棣的燕王府里他也同样安插了不少内线,虽然在燕王起兵的时候暴露了一些,被抓被杀了一些,但还有很多内线燕王是不掌握的,因此暗中照顾建文帝的人还是有的,其中有六个人是最为心腹的,建文帝就把这个发现告诉了他们,这个暗道的入口就在宫殿墙角处的一块方砖之下,他们七个人准备停当之后就逃出来了。我和乌木对视了一下,这就是乌木在鬼影事件中看到的情景,李白瞅着叶文说,然后呢?叶文说然后就逃到了这里,这几个人中有一位就是叶姓的将军,这里就是这位将军的老家,原来叫叶家村,建文帝等七个人就在这里隐居了下来。柳烟说这就是说建文皇帝根本没有死而是在此隐居,一直都死都没离开这里?叶文点头说是。叶家堡能有今天的规模完全是几百年数十代人经营结果。听到这里我们几个都陷入了沉思,建文皇帝没有死,那么鬼影事件就是真实发生的,既然是真的,建文皇帝刻的古镜也是真实的,建文帝之谜是解开了,但古镜之谜还在。想到这里我指了指李白的背包,李白很聪明,马上从包里拿出了故宫的古镜拓片,拿给叶文看,问叶文是否见过,叶文摇摇头,这是什么东西?我们有些失望,看叶文的反应他确实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们可以确定建文帝出逃和古镜之谜是有因果关系的,我们现在不知道是如何联系的。

柳烟寻思了一下对叶文说,叶先生,那个宫殿遗址是不是就是建文帝的陵寝,叶文点点头,是的,没错,几百年来我们的家族一直守护在这里,在明朝的时候我们总是刻意隐瞒身份,清朝的时候也是有意躲避这个问题,李白说明朝的时候隐瞒身份有心可原,那清朝的时候又是为何?叶文说别忘了,无论是元朝还是明朝还有清朝,皇宫的地点没有变,我们知道紫禁城的暗道会很麻烦,弄不好是要杀头的,另外紫禁城里的暗道我们只是听祖上是这么说的,具体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要深究起来也会很麻烦。我们点点头,也确实是这样。我们感到话已经聊到现在这个程度就没有必要再刻意隐瞒我们进入四合院的事了,我直接告诉叶文我们进了四合院的正屋,叶文听到我们进入四合院了,没表现出不满意,对我们提出的墙上除了朱允炆,其他人为什么历史上都没听过?叶文说很简单,我们一直在隐瞒身份,而在墙上的都是真实的姓氏,不信你们别纠缠姓氏只看名字,叶文这样一说我们恍然大悟,果然,清代的两江总督确实有叫这个名字的,其他也可以以此类推,在政坛上你见不到姓朱的,回到家当然就不能再装了,叶文说就是这个道理。从故宫的鬼影事件以来我们一直在怀疑建文帝的死,现在可以确准建文帝没有死,历史书上的东西真不可信!现在的问题是看叶文的态度他根本不知道古镜的事,对叶升墓后的地洞似乎也不知道,为了进一步试探,我又问叶文,叶升墓是真的吗?叶文叹了口气说,是真的!乌木摇头说史书上可记载叶升在洪武是时代就被处死了!叶文说史书还说建文帝被烧死了呢!我点点头,有道理。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叶文说叶升确实是我的祖上,就是随着建文帝逃出皇宫的那位叶姓将军,当年胡惟庸和蓝玉案爆发后,洪武皇帝为了保护叶升让他改名换姓远奔北平的燕王府,一直到靖难之役后,才保着建文帝逃出来!李白接着问,那洪武帝为什么保护叶升呢?叶文淡淡地说历史上的事太过久远了,谁又能说清楚呢!可以确定叶文对叶升墓后的地洞也同样一无所知!

现在还有一个疑问,建文帝的陵寝是怎么被日本人烧毁的?叶文说建文帝的皇陵被毁是我爷爷亲身经历的,据我爷爷说,在抗战初期,叶家堡来了一伙日本鬼子,对于老百姓而言,就认为是官府的人,根本没有民族和抗战的意识,这伙日本鬼子大约有二十多人,为首的当官的是一个三十多岁上下的青年人,说一口流利的汉话,都叫他小林队长,叶家堡的人都以为是姓林,一开始很客气,还兜里揣着糖四处找小孩给糖,对人彬彬有礼,几天下来这伙日本鬼子反倒很受欢迎。他们在叶家堡活动有七八天,就像是来旅游一样,白天东串西看的,晚上就在空地上露营,可以说是秋毫无犯。我的爷爷甚至还和这伙鬼子合了影,照了张合照,他们随队居然还有摄影师!有一天他们还专门到建文帝的皇陵去拜谒,还拿了不少祭品,这让叶家堡的百姓更觉得这伙人可亲可敬!他们在建文帝的皇陵里足足待了一天,看得很是仔细。一直到这伙鬼子离开,老百姓还在说这伙当兵的真仁义,甚至他们走的时候还送老百姓粮食和日用品,老百姓简直是依依不舍地送别了这伙鬼子!就这样隔了有半个月的光景,一天,闯进来一队日本兵,凶神恶煞的,虽然是这样叶家堡的老百姓还是记得之前那伙鬼子的好,以为这伙也是一样,结果他们错了,简直大错特错了!这伙日本兵进了叶家堡就四处搜寻,打砸抢烧简直是无恶不作,这时候叶家堡的老百姓才真正见到日本鬼子的鬼脸!后来才知道这伙日本兵说之前到我们这里的日本兵在叶家堡失踪了,一定是中国人把他们害了或者是藏起来关起来了,百姓们怎么解释人家也不信,最后这伙日本兵火烧了皇陵和几处大宅子扬长而去!这个地方太闭塞了,老百姓对民族仇恨包括什么全民抗战都是没有意识的,皇陵被毁也不敢修不敢动,另外建文皇帝的秘密已经守了几百年更是不敢作声!后来,公司在移民叶家堡的时候,墓前的那些石像生才被运走,说是公司在海外的影视基地当布景。叶文一口气说完喝了一口茶又幽幽地看着窗外,对于老百姓来说,历史,就是故事。现在,就是日子!听到这句话我们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叶文说得很精辟!这么多天以来我们今天下午是最有收获的一下午也是最有意义的!接下来就是海阔天空的聊天,有之前推心置腹坦诚相待的过程彼此像老朋友一样无拘无束的!这一下午的时光很是惬意!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