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武侠修真 > 陇西群英传2 >第4章 文华殿廷臣三斗法 闹婚宴桓元觅真龙(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4章 文华殿廷臣三斗法 闹婚宴桓元觅真龙(1 / 2)

正德十五年三月十六(十天前)。

京城文华殿。

首辅杨廷和、大太监张永、锦衣卫指挥使江彬,还有其他几个文臣、武将围坐一圈。

杨廷和咳嗽一声,环眼望去,每个人都低头不语。

皇帝已经离京快一个月了,再捂下去,未必能捂得住这个骇人的消息。眼下,必须马上拿出一个万全的办法来,稳住宫掖和朝堂,万万不能闹出事情才好。

杨廷和又环眼瞧了一圈,哑着声音道:“诸公,倒是说一句话罢!”这一个月来,杨阁老没睡过一个好觉。眼下兰州府、凉州府那边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对于杨廷和来说,既是坏消息也是好消息,坏消息自然是皇帝还没有找到;而好消息是既然没消息,那说明皇帝很可能还没有出乌鞘岭,同时也说明皇帝本人目前还算是安全的,如果瓦剌擒住了皇帝,肯定不会藏着掖着,而是马上会有反应。

张永这边,问题倒是不大,他已经将此事汇报张太后得知,有太后坐镇,宫里还不至于马上乱起来;朝堂那边,有杨廷和顶着,即便闹出什么幺蛾子,自己只要死死捏住金吾卫和羽林卫,那便出不了什么大事情,而金吾卫和羽林卫因为放跑了皇帝,天大的罪名还在身上挂着,哪敢有一丝半毫违拗自己?现在对于他来说,只怕皇帝落入瓦剌之手,他甚至已经想到,这位正德皇帝还没有儿子,如果真的遇险,自己到底应该支持哪一位王爷上位,对自己才更有利益……但这话哪能拿得上台面说,故此,自从进得殿来,便不发一语,只是静静看着杨廷和如何处置。

那边江彬,却也是十分头大。他本是武将出身,只是因为会撺掇皇帝玩耍,便受了宠爱,加封锦衣卫指挥使。这江彬虽然大字不认识几个,但腹内也是颇有机谋。他深知,自己只能算皇帝的弄臣,在朝堂内外,毫无威信可言,如果不趁早干点事业,树立形象,那迟早就要步刘瑾的后尘,被一群人联手推进火坑。却奈何自己只是武将,摆弄政治、治理朝政什么的,一概不通,想要建功立业,只能靠打仗。于是,便极力撺掇皇帝北征,自己好乘机建立军功,上一次偷去应州,便是他的谋划。可惜走出好远,只打了一仗,虽然打跑了蒙古小王子,也算是胜仗,但离建功立业的事儿,还远着十万八千里。这一次,就十分不妙,皇帝可能觉得自己带着锦衣卫指挥使出走的话,目标太大,居然只身离京,去了哪里,自己却毫不知情。

江彬现在倒是想赶紧调动军队,布防西北,自己再跑去凉州找到皇帝,指挥军队打败满速儿收复西域,立大功一件,但问题是现在杨廷和根本就不同意西北集结军队,杨阁老认为一旦动作过大,引起瓦剌的注意,那就注定要打一场恶仗,本来西北防线稳固,打一仗倒也不怕,但坏就坏在万一在这一战中堵住皇帝,后果将不堪设想,自己作为首辅,自然是第一罪人,轻则自己家破人亡,重则国家倾覆,这个赌注太大,杨廷和根本就不敢去赌。杨廷和不支持,江彬要出兵的计划自然也说不出口,也只能默不作声,听杨廷和安排。

底下坐着的金吾卫、羽林卫将军,还有内阁其他成员,自忖都没有什么良策,哪里敢贸然发言,自然也是唯杨廷和马首是瞻。

杨廷和一语既罢,半晌还是无人应声,只得一声呻唤,又开言道:“西北比不得应州,眼下,还不敢大张旗鼓去找,走漏风声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依本阁之计,只能我们里面哪一位,辛苦一下,去一趟兰州府了。”

几人一听此言,都是面面相觑。这几人里,张永坐镇宫里,自然是去不得,杨廷和是首辅,轻易不可能出动,更是去不得。再望下看,内阁几位大臣,金吾卫、羽林卫两位将军,自忖自身实力不够,根本够不着西北地方军政,即便硬着头皮去了,混个酒足饭饱倒是没有问题,但要说做事,恐怕未必能指挥得动那些地方大员,再别说是秘密部署什么大事。要说,能出动一位,既不太显眼,还在地方上有势力,能划拉得动底下,非是江彬莫属,于是几双眼睛齐刷刷都望向江彬。

话说,杨廷和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这里面只有江彬最得皇帝宠爱,也最懂皇帝心思,要说他出马去找,肯定要比其他几位找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但杨廷和同时也担心,这位指挥使大人,即便找到皇帝,会不会继续撺掇他跑去嘉峪关打仗,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于是,索性挑明话题,希望江彬听得懂意思,给在座所有人表个态。

江彬是聪明人,见一众人都望着他,哪能不懂里面的关节?但这一去,若能找到皇帝便一切安好,如果找不到,那就大大要糟。张永、杨廷和这两条老狐狸,要是趁自己不在,皇帝也没找到,从太后那里矫诏弄自已一票,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在这两人眼里,自己就是皇帝不务正业的罪魁祸首。要他离京去找,也必须要杨廷和和张永表个态。

想到这里,江彬缓缓说道:“杨阁老、张公公,本来这一趟下官我是百死莫辞,但我掌管东厂、锦衣卫,如果此时离京,怕那些宵小之徒趁机作乱,如果这里面还有瓦剌的探子……”说着,紧皱眉头,用手指关节敲着额头,貌似也是头疼不已。

这话说的却也有十分道理,东厂与锦衣卫都有情报作用,如果两大情报机构,同时失去领导,那情报传递无疑会大受阻碍,眼下皇帝还没找到,如果情报再有闭塞,那情况自然更是不妙。

但杨廷和和张永,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听这话哪还不明白意思,这小子是怕一去回不来,要我们两个表态。

这下,场面又有点僵住。杨廷和想让江彬表态,江彬又想让杨廷和表态,谁都不轻易松口,杨廷和横眉竖目,江彬也是紧咬牙关,唬的底下几个人大气也不敢长出一口。

冷了半天,张永见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就打圆场道:“去,自然是江指挥使能去一趟最好不过,但是东厂和锦衣卫也不能放下不管。不如……让都督佥事李琮暂领东厂锦衣卫,让都督同知神周暂领通政使司。可好?”

这李琮、神周二人,正是江彬左膀右臂,让李琮暂领东厂、锦衣卫,自是确保江彬不会失去军权,还能继续把持两大情报机构,而通政使司有封驳权,让神周暂领,自是确保不会矫诏弄死江彬。虽然这些动作,也不能保证江彬万无一失,但也算是张永拿出很大诚意了。

江彬见张永有了松动,耸耸肩,表示自己没话说,张永就望向了杨廷和。杨廷和心道,这办法只解决了江彬的问题,但自己的问题,还需要得到江彬保证,便哼了一声道:“此行责任甚是重大,即便能找到圣上,能不能劝圣上及早回京,又是另一回事。”

江彬听出话中意味,也是冷哼一声,道:“江彬即便有幸见到圣上,圣上回不回京也得看圣上自己的意思,我江彬一介武夫,人微言轻,哪里敢违拗圣意?实在不行,还得和上次一样,劳烦阁老和众位大臣去请。”心里却在盘算,如果真能找到皇帝,那不是手里多了一枚最有份量的棋子,怎能不好好筹划一番?

张永一听,这样一说,不是又要冷场,便又插嘴道:“那是自然,俗话说武死战文死谏,江指挥使只管尽力找到陛下,至于劝陛下回心转意,自然是臣工们的事情了。不过……”话锋一转,望向杨廷和,又道:“不过,为了稳妥期间,咱家还有个建议,兵部尚书王琼向来处事谨慎,其劝谏圣上多的能听,不如暂调他来内阁协助杨阁老,让大学士蒋冕暂领兵部,这样,一旦找到圣上,也好劝圣上及时回京,阁老看这样可行否?”

兵部尚书王琼,亦是江彬一党。张永这话,明面上是让王琼帮杨廷和劝说皇帝,实质上却暂时夺了王琼兵部的权力,把这个权力交给大学士蒋冕。那就是说,找到皇帝后,就算皇帝不打算回京,但要调动兵马打仗,还必须经过兵部,蒋冕是杨廷和的人,他执掌兵部,自然不会同意调兵,调不动兵,仗肯定是打不成了,即便江彬再撺掇皇帝西去,仅凭边关的那一点兵力,自是无法发动大规模战阵,继续留在西北,就没有了意义。

这一下,等于双方互相交换了底牌,谁也不用再防着谁了,张永这一步棋,既是高招,也是无奈之举,如果这也谈不拢,那确实无法再谈。

杨廷和哼一声,皱着眉头伸手取过茶碗,浅呷了一口。

江彬清楚,这样做自己还是吃点亏,但为今之计,一直守在京城也不是办法,如果自己能找到皇帝,那才是手中最大的筹码。看来去是肯定要去,但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于是,装作百个不愿意,略略点头道:“天子的安然,乃是社稷之福。张公公思虑如此周全,在下佩服,在下这就回去收拾收拾,只待张公公所说的调令一下,即刻动身去兰州府。”

杨廷和放下茶碗,微闭着双眼,脸上丝毫没有任何表情,哑声道:“即是如此,那就全赖江指挥使了。还望江指挥使全力以赴,不要有负太后和陛下的恩典。”

江彬起身,给张永和在座的都拱了拱手,又对杨廷和道:“阁老、张公公、诸位,江彬这一离京,自是把身家性命都交给诸位了,还望诸位明公,以国事为重,以私情为轻,信守承诺才是。若江彬有幸找到圣上,定要在圣上面前多多提示诸位的功劳。”这话,言下之意是,我离京之后,希望你们不要在背后搞小动作,不然,我找到圣上之后,一定要重重告你们的黑状。

张永哪里会听不懂,忙到:“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杨廷和也是闭目微微颔首,算是记得有此一笔。

江彬见杨廷和点了头,便一拂袖子,迈着大步走下殿去。

杨廷和这才睁开眼,又端了端茶碗。

其他几位内阁成员与禁军将领,见事情有了着落,识相地告退了,杨廷和只是摆摆手,算是送客了。

张永见状,也起身拱手施礼,准备回宫。杨廷和却道:“张公公,不忙走,我们需要商量一下西北的布防。”

张永诧异道:“这……不是已经说好了,暂不调动军队吗?”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