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南宋顶住,让我苟 >第十五章 碉堡之议(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五章 碉堡之议(1 / 2)

其实从实际需要的层面来讲,赵荣诚也要这么做,因为在古代,一个人的名声尤其重要。

过去的人大都不随意迁徙,被户籍制度牢牢栓在乡土之间,一个人的名声若是不好,在当地没法混,去外地又无法立足,那可以宣布社会性死亡了。

当官同理,古代官场圈子小,若是名声好,一切都顺;若不好,则处处受阻。加之古之士大夫讲究清誉,所以多数人还是爱惜羽毛。

古代有秦香莲陈世美的传说流传,说明人们都十分痛恨负心薄幸之人,自己若是因为黎家遭难直接抛弃未婚妻,必将成为难以抹去的污点,今后什么事情都不要想了。

刘氏虽然觉得儿子重情重义很好,但这件事终究还需要丈夫点头同意,儿子的许多想法,她也清楚了,于是便起身道:“诚儿你今晚好好想想,明天请安的时候,我跟你一起找你爹商议。”

“好,母亲慢走。”

送走刘氏,赵荣诚一个人在房里冥思起来,一个环环相扣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翌日,赵荣诚先给母亲请安,只见林氏、赵荣珍和赵荣厚早已到了,三人恭敬地伺立一旁,见赵荣诚进来,也赶紧招呼。

“大哥儿早。”

“诚儿你来了。”

“拜见大哥。”

“给母亲请安,见过林姨,姐姐,厚儿早啊。”

刘氏笑道:“诚儿神清气爽,想必是胸有成竹。”

赵荣珍见氛围不错,也跟着打趣:“一早就听母亲说你有一篇墨水准备在父亲跟前抖露,我们几个早就想一听究竟了。”

“是啊大哥,我听父亲说你的学问近来突飞猛进,我一直想虚心求教呢。”赵荣厚平日里读书多,又对刘氏和赵荣诚小心敬重,此时也赶紧跟着夸赞。

赵荣诚其实不是很适应这样拘谨的家庭氛围,但是他也明白这是当世人的常态,也就逐渐习以为常,包括他自己学了那么多礼仪,要放在过去那是想都不敢想。

“学问长进谈不上,倒是在一些实用上有些许心得,想跟父亲探讨,当然,你们也可以参与,若有不足之处,可以尽情指摘。”

见赵荣厚想继续讨论,刘氏赶紧起身打断他的话头:“我知道你们有很多话要讲,可是现在不是时候,一起去见过父亲再说。”

于是一行人来到赵智新房里,给他请安,贴身小厮魏云在门口见他们过来,赶紧相迎,进得里屋,只见赵智新已经端坐在正前方,面露微笑。

刘氏在他身旁空位坐下,其余人依次落座,接着有使女上茶水早点。

用过早餐,赵智新对赵荣诚说:“昨晚已听你母亲说了,你说要为家族在山上营建碉堡,为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都惊诧不已,赵荣厚心想:此举有对朝廷不忠之嫌,不好不好。话虽如此,但父亲既然允许公开讨论,说明他已然有这样的意向,自己不能贸然插嘴。

赵荣诚拱手道:“父亲,蜀口遭鞑子荼毒,州县遭殃,官民无不惨遭沦陷劫难,而我听说多有山中豪强躲过一劫,何也?正是碉堡之功,如今武备不精,鞑子势强,颇可虑也,以蜀口道路之艰险,关隘之险要,驻军之完备,尚难以抵挡鞑子一击之力,更何况我们永康军之边陲小城?所以我心想,若要保卫乡梓,必须未雨绸缪,移寨上山,凭据险要,鞑子见我等食之无味,攻伐又艰难,以他们的秉性,不会过于纠缠,于是便有一线生机。”

这番论述听得赵荣厚嘴巴张得老大,他平时专读圣贤书,什么时候想过这些问题?此番从历来贪玩的大哥这里听到,感觉既新鲜,又佩服。

赵智新沉吟片刻,反驳道:“先时凤州失陷,确是突然,但蜀口尚有大安、利州、隆庆等路各地险关,又有大军严防死守,蜀口乃天府之门户,精锐云集,绝不致永康军面临鞑子兵锋,所以你所言上山筑堡,过矣。”

赵荣诚知道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大事,自然不容易说服父亲,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时间不容再耽误了,否则一切都将来不及,所以这一次他必须尽全力。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