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玄幻奇幻 > 野生科幻故事集 >瀚海经58(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瀚海经58(1 / 2)

自潜乙环流向北两万六千尺,有寄汤山无氧连体共生者,以磺为食,以硅为质,名曰共工。其内点节淼杂,经纬综织,构造繁谨,不可知数,却可感应天时水象而捭阖自然,乃吸收天海精华,羽化超凡之天工。鸿蒙之后,阏逢年间,有二人嬉戏,投磺米三入其口,一次五粒,二次三粒,三次八粒,须臾后,竟馈得其三次之和十六。盖后世有求于计数者,皆赴其口,投米答疑,有问必得。

此之为后世历代汤学家,接力共证至圣大道之肇始。

上篇·汤问

凛,柔兆年涉国人,幼生朝天畸眼,可张目对日。累分积时,察日影有大小之别。

一日,凛遇漆国小友况,如是傲言:“吾敢观日而知水之别,日之强大时,诸环流上浮,是为潮涨,日之弱小时,诸环流下沉,是为汐落。”况问:“其因何为?”凛不能答。

于是过潜乙环流,携磺往来汤山,投之于共工,校对察勘日之寒暑强弱变化,岁久,终明其因。

然时值涉漆二国交战,水流海路关闭。况于凛有问道之恩,凛念其情,违王令只身赴漆,为避战地旋涡,又改行潘水环流,不料,当日偶发急湍,凛不幸遇难,终丧于潘水。万幸,其赴共工记忆留存,潘国人净拾之而不昧,后以柔兆上贡之际,交淞国守藏宫管存。

淞漆互为友邻,况七子冴,旅淞访学之机,寻见其记忆片段,冴遂偷之,归国献母。况得凛之记忆,恩感忘年交情,涕零久恙,亡前释其义,删繁就简,萃精取要,于上章之初,秘密写就《汤问》九篇,以祭逝友。况将之传于冴、冯二子,便辞世。冴冯惕防沦落通敌叛国之罪,各自暗约,待淞漆止战,方公于天下。后世有别语佐代《汤问》,名冴冯之约。

强圉末年,溏、湘、瀛、沧、淞、漆、澳、浒八侯国,于沈地会盟,天下分封,九洋乃定。于是《汤问》得以见世。可惜今多散佚,存世共五篇,有字一百七十五,对问九十二。

《汤问》凛问:“日有强弱大小之变,为何?”

共工曰:“不知。”

凛问:“水有潮汐寒温之变,为何?”

共工曰:“不知。”

凛问:“日之强弱,水之潮汐,二者相关否?”

共工曰:“是。”

凛问:“水之寒温,不可比潮汐否?”

共工曰:“否。”

凛问:“日之强弱,水之寒温,皆有关于日之远近否?”

共工曰:“是。”

其后许久,凛仰观天文,俯察水象,演日之强弱变换,推水之寒温趋势,得日程水温律。此律对较往来诸年潮汐涨落,前算可证人史,后算可避水乱。凛不禁叹道:“天覆水载,潮汐难寻,寒温难测,唯日恒变,若后人赴汤效仿,计日之变数,算日之本律,可求大道矣!”

后世汤算之学,自此诞生。

中篇·天算

九洋之内,有极峰六十四脉,其中出水者有三,曰:污水岌峰、涌水岑峰、滋水崩峰。

污水岌峰者,处南极至寒污地,水道积塞不通,多垢,无人临近。

涌水岑峰者,中砥而分南北环流,其峰险峻,四面湍涡呼嚎,又常有潜贼出没,人皆不敢去。

滋水崩峰者,海之北,邻汤水而居,其势平缓,夹于武寒、夙温二流对冲之间,故日影轮换时,常有汐崩发生,欲登其顶,需伺机而行。

凌,屠维年东汁国人,喜乘四海环流,好访九洋群山,见其三峰无人问津,便携兄决,一同流往攀行。屠维七时,登岌峰,后返东汁,清洗体毒十余时。屠维三十五时,登岑峰遇贼,兄决护其遁离,而其殉于润。凌惧恐,踌躇不定,后自断其足,终身不攀峰。

凌有独子冶,承母之遗愿,不惧汐崩,只身攀峰,终于屠维末年,登崩峰顶。登顶出水之时,天蒙不明,其观日影,形似磺米,是为日远之极,晓知《汤问》有误。于是潜心修缮汤学,先后四次上溯岑崩,察日变之根本,改前人汤算之讹谬,正其误差,得十二均分律。

律说,日大至极时,名曰望,日小至极时,名曰朔;由望而朔,又由朔而望者,是为一年;由望而朔,或由朔而望,其时相等,乃半年。又依水之潮汐寒温,年分上下,每半年细分其历为六候,曰浪沉、汐暖,海宁、潮急、湍变、泻寒,以初阴、初阳、大阴、大阳、末阴、末阳指代。上下半年物候对反,如上初阴、下末阳,名同曰浪沉。

冶问共工:“海天变数,共律同频,可互证否?”

其曰:“天宇星尘,常中有变,而海洋往复,变中有常,故海天之变不同,不可互证。”

冶问:“九洋之大,比天如何?”

其曰:“海天变数不可通约,乃不可比。”

冶问:“若天大于海,可知海在天之中否?”

其曰:“海之变,本源乃天之变。悉天数而可知海焉。”

冶问:“同为海宁之候,上下半年,为何日影增损速率有别?”

其曰:“天时非均分也。”

冶之汤问,对比其律,自相矛盾。冶不知其何,终老不得一解,留洛水之书,传与后人回答。

其汤问新书,旧名《冶注》,后洛人汤学家凅,感其卓著,分其并列成章,曰《天算》,又名洛水之书。

下篇·河图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