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明羽卫横扫天下

类别:历史军事|字数:5W|作者:信了

手机阅读本书
明羽卫横扫天下
当你手握百万大军,当朝皇上突然驾崩。新皇继位,然京城世家叛乱,南方农民起义,北方清兵即将入关。太后让你率兵入京勤王,此时你会如何选择? ...
《明羽卫横扫天下》最新章节(3个月前):

当你手握百万大军,当朝皇上突然驾崩。新皇继位,然京城世家叛乱,南方农民起义,北方清兵即将入关。太后让你率兵入京勤王,此时你会如何选择? ...

免费阅读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

农民起义的战火已经蔓延到皇城之下,北方满清正在猛烈攻打山海关。

手握一支可以影响天下大局的百万大军你突然收到了公主的密信,皇上驾崩膝下无子,按照兄终弟及将传位给信王朱由检。

你与公主自幼青梅竹马,公主命你火速回京助她一臂之力夺取江山。

一边是好兄弟,一边是心爱之人。

正在你犹豫不决之际,大军突然停止前进。麾下众将士皆跪在账外,请求你学那宋太祖皇袍加身。率领大军打回京师抢下皇位,作为当今天下为数不多可以两线作战的军队你确实有实力角逐天下。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你将会如何抉择。

这段故事还得从公元一六二零年说起。公元一六二零年,统治了大明江山四十八年的明神宗朱翊钧归天。这个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百姓生活也有所提高。

万历皇帝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已有起色的大明王朝却因国本之争僵持不下,因对朝堂感到失望万历皇帝直接摆烂开始拒绝上朝,疏于朝政国家运转几乎停摆,这个错误的决定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朱翊钧逝世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年号泰昌。

泰昌元年朱常洛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试图挽救正在滑向深渊的大明王朝。他发内帑犒劳边关将士,虽然杯水车薪,也是万历朝很难见到的。他罢了万历朝的矿税,这种税收曾一度使民不聊生,叛乱迭起。他拨乱反正,将由于进谏而得罪皇帝的言官都放了出来,恢复了官职。

面对万历中后期官员严重不足的情况,朱常洛重振纲纪,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补足了缺额,使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新皇有如此作为朝野上下都对朱常洛充满了期待,每个人都希望新皇可以一改大明朝日渐衰落的趋势,能够重振太祖雄风,然而继位仅有十几天的朱常洛却病倒了。

自打泰昌帝继位以后每日处理政务十分辛苦,回到后宫后不但没有好好休息反而沉迷女色,经常纵欲到半夜三更。

很快朱常洛就病倒了,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只要好好休息吃点补药调理调理就好了。但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向皇帝进了一济泻药,朱常洛当天晚上腹泻三四十次,身体一下就垮了下来,再也起不了床了,而且病情日趋恶化。

就在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泰昌帝用了第一粒后病情稍见好转,用了第二粒后泰昌帝昏昏睡去,于第二天清晨驾崩。泰昌帝朱常洛突然逝世震惊朝野刚刚送走了老皇帝明神宗,迎来了励精图治的泰昌帝以为能够一扫前朝阴霾,没想到在这百废待兴之时颇有作为的朱常洛突然离世,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继位只有一个月的朱常洛就突然逝世,一年内连续两位皇帝离去众人又开始为新皇之选争得头破血流。

每逢旧皇逝世新皇登基的时刻,都是整个朝堂最为混乱的时候。朱常洛的死充满了阴谋,却已经没有人去管这件充满离奇的事情,各方人马都想成为从龙之臣,这时候能把皇上扶上皇位的那自然是未来新皇的心腹之臣,尤其是扶持一个年轻的小皇帝更方便控制。

只要能将朱由校扶上皇位就算做不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至少也是前朝张居正的尊位了。只要在小皇帝亲政之前,不断的巩固自己的势力就不会被扳倒。

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太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

李选侍拒绝交出朱由校,更不让众位大臣见朱由校,以皇太子身体不适为由直接闭门不见,这李选侍也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也想控制住朱由校,学那唐朝武则天做女皇。

众大臣自然不会就此放弃,不断的派人前来争取。甚至直接跪在了门外,请求见皇太子朱由校。众人表示见不到皇太子是不会离去的,并且保证见到皇太子安然无恙就会离去。不论众人说的多好听,李选侍都是置之不理。

这些大臣眼看无法无法说服李选侍,无奈之下选择用武力强迫李选侍做出妥协。这群人其实并不想选一位武将出来,思来想去最合适的人员只能是英国公张维贤。

英国公张维贤坐镇中军都督府,掌握了整个京营的防卫。在这关键时刻张维贤亲自来到李选侍宫前要求面见皇长子朱由校,对于这位国公爷的到来李选侍还是感受到了压力。

在大臣们的不断力争下,李选侍才允许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杨涟、刘一燝等人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张维贤见状立即将朱由校抬上了轿子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为防夜长梦多众人决定以本月六日举行登基大典。

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寝宫中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张维贤又调了京营的人来防卫太子寝宫,李选侍眼看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试图做幕后天子把持朝政。

朝臣们强烈反对此举,认为李选侍居心叵测。为了防止李选侍继续控制朱由校,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

这场斗争最终以李选侍落败告终,原本想要获得更多权利的李选侍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她确实有些手段,但是在众人的逼迫之下只能仓皇落败。

明光宗朱常洛逝世之后经历多方斗争,在众位大臣的力保之下皇长子朱由校终于登上了皇帝之位。

大明王朝又迎来了一位新皇,朱由校即位后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启。

年轻的小皇帝朱由校被几个资历老成的大臣扶上了皇上的宝座,不过年纪尚小的朱由校只能称得上是个傀儡皇帝。很多事情都是由内阁来决定的,朱由校只要听话就好,内阁拟定好的章程呈到朱由校面前就是走个过场,很多事情都已经定好了。

甚至有时候内阁都不跟朱由校打招呼,直接就开始办事。推荐上来的官员也都是跟他们关系匪浅的人,每个人藏匿着私心。

朱由校也不是一个省心的皇帝,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决断,不甘心做个傀儡皇帝。

为了摆脱内阁大臣对自己的控制,朱由校选择了扶持魏忠贤上位,慢慢的朝廷也形成了以魏忠贤为首的一股新势力。朱由校即位时年十六岁,委信乳母客氏,封为奉圣夫人,又晋升与客氏私情密切的内监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就此拉开了魏忠贤权倾朝野祸国殃民的大幕,也让大明王朝步入了更深的深渊。原本就日渐下行的大明王朝,在不断的动荡之中变得摇摇欲坠。

当然了孙羽的祖父孙承宗也是在天启朝得到了重用。

孙承宗步入政坛这就要从万历四十八年说起了,泰昌帝继位以后选派孙羽的祖父孙承宗辅导皇太子学习,一六二零年八月皇帝任命孙承宗为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就此孙承宗成为了皇太子的老师。

作为皇太子的讲师意味着只要皇太子登基做了皇上,就有机会一步登天成为政坛的风云人物,也就是在朱由校登基之后孙承宗的地位也日渐高涨起来,一步步走到了大明王朝权力的中枢。

孙承宗被选派为皇太子的老师后,作为孙承宗的长孙年龄又与皇太子相仿的孙羽,便做了皇太子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