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敖包滩

类别:灵异悬疑|字数:4W|作者:乌兰诺敏

手机阅读本书
敖包滩
这部长篇小说用近二十万字全景展示了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黑鱼泡镇棉西村敖包营子屯在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的诸多往事。以“祖母”、“父亲”和“我”为主线来讲述三代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团结带领敖包滩人 ...
《敖包滩》最新章节(17小时前):

这部长篇小说用近二十万字全景展示了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黑鱼泡镇棉西村敖包营子屯在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生的诸多往事。以“祖母”、“父亲”和“我”为主线来讲述三代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团结带领敖包滩人 ...

免费阅读

(谨以此文亲吻我最挚爱的父亲)

我恨你,恨你没有给我爱你的时间

——题记

科尔沁大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的领地。蒙语中科尔沁是“著名弓箭手”。它地处内蒙古的东部。从大兴安岭的南坡到松辽平原之间,就是生生不息的科尔沁草原。蒙荒解禁后,大量汉民到境内备价领荒,开垦谋生。也就是跑马占荒,马跑累了能占多少就都是你家的地了。早来的先民称这里“北大荒”。荒草、荒甸、碱泡子、碱蓬子满目皆是。夏天进泡子洗个澡,出来浑身都是碱印子,白花花的。春秋两季地上会返硝,就是可以做炸药的硝。十年九旱,土地多,广种薄收,土命人儿沿着垄沟找豆包吃。土壤贫瘠碱性大,种下的种子刚发芽,雨下不透,碱土表面形成一层硬盖儿,芽就闷在里面,再难发芽了。若是黑油沙的土地,遇上天养人的年头,大土豆子满地捡,真就能一夜暴富。最怕的还是掐脖旱,三伏天,酷热,一滴雨不下,眼看着要到手的粮食,就化成点把火能烧着的干刷刷的柴禾。每到冬天,大雪封门,连房子都掩埋在大雪壳子里,雪趟子一条子一逛子的,西北风嗷嗷号叫,田野里的扎木棵到处乱跑。草原狼就愿意跟在它后面奔跑,掩护自己捕食猎物。如果狼实在饿得不行,掐个瘪肚子好几天,也会被逼无奈进村子咬死家养的牲畜,血滴子一路出村,在村口看见被吃掉的残骸。农村的孩子出去玩儿,最好穿红衣服或者戴一样红色的饰物,以防止狼的袭击。狼怕火,红的东西是万万不敢碰的。如果想在雪里跋涉,那就是深一脚、浅一脚,手脚并用,匍匐在雪中,任风裹挟着雪粒残忍地袭击唯一裸露的脸。

在科尔沁草原的深处呼尔达河、二龙涛河和洮儿河迂回蜿蜒,九曲回肠,绵延不绝经过草原汇入波涛翻滚的嫩江。在它即将投入嫩江怀抱的时候,放缓了脚步,有万般的不舍。它也在眷恋的地方留下了一大片的水域,这就是月亮泡,蒙语称其为撒兰纳池。

月亮泡原名运粮泊。辽金时代,月亮泡北岸有座少力古城,驻扎着金兀珠(金国四太子)妹妹的一家。当年金兀珠率兵南进,不断袭扰大宋,与岳家军在中原对峙。其妹夫统帅一支劲旅,充当督粮官,因而月亮泡便成为金兀珠向南方运粮草的交通要道,运粮泊由此得名。一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鬼节),金国驸马正在举杯畅饮,忽然接到军令,让他火速运送粮草到前方。于是这位驸马立即率领本部两千余人抢运粮草。粮队乘着月色,驾着四百多只粮船列队向南岸进发。当行至月亮泡中心时,天空骤变,乌云翻滚,雾气冲天,竟遮住了月亮,霎时间水面上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运粮船迷失方向,互相撞击,许多船只沉没了,船上士兵落水而亡。这下可急坏了运粮官,如果不赶紧想办法,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他忙同部下一起跪在船头,齐声高呼:“月亮……月亮啊!你快出来吧!救救我们,我们永远忘不了您呀!”这呜哇的哭喊声,在夜里传得很高很远……说也奇怪,由于诚心祷告,不久天空忽然云开雾散,水面上风平浪静,不仅露出月亮,而且格外明亮。传说虽然漏洞百出,可运粮泊改名为月亮泡却是不争的事实,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月亮泡烟波浩渺大气磅礴,无风也可浊浪排空。她的性情跟本地的娘们儿一样彪悍。物产极为丰富,这泡子方圆百余里,无边无垠,是闻名遐迩的淡水鱼产地。素有“闸住月亮泡,银子没了腰”的说法。

我的曾祖父在洮儿河的北岸叫“敖包营子”的小村庄,择水草丰美之地而居。历尽沧桑的洮儿河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道,河水的冲刷在敖包滩上形成白色流动的沙滩。孩子们可以不知疲惫地光着脚丫子在沙滩上奔跑。有石头垒成的永远指向正南方的一座大敖包。哈达、彩带、禄马旗装点一新的敖包在高坡上,傲视苍穹。草原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逢外出远行,凡是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一路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石头,然后才跨马上路。牧人路过这里,总是往敖包上添加一块精心挑选的最心仪的石头,以保佑人畜两旺。

在这里有蒙汉混血的孩子,有蒙文中夹杂的汉话,这是多年聚居这片草原独有的民族大融合。在敖包滩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一眼看去就是蒙古族的孩子,那时候有人说我是“阿尔巴尼亚”小孩儿。我有天生的卷发,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雪白的肌肤,深深的眼窝,高高的颧骨,浓浓的眉毛。大约真的有点儿像西欧的孩子。小时候我就聪明,就会跟小朋友学蒙古族的语言:“额吉”“阿瓦”“比尼呦呦”“比尼捏捏”……也就有了“乌兰诺敏”这个好听的蒙族名字。祖母的“乌兰”就是祖母的“红玉”。我出生的时候,祖母已经年岁大了,稀罕得不行,要天天看管我,哄我。我喜欢祖母用红纸剪的逼真的红窗花;祖母用红色的丝线为我缠的紧致的头绳;过年为我缝制的红色的盘扣缎子面的蒙古袍;鞋面上绣的红云子;祖母还会用毛稍长一点儿的羊皮给我吊皮手闷子,手闷子的外面套上红趟绒的面子,再冷的天也不会冻手。祖母说等我长大了还要为我缝红色的绣球和嫁妆。这是祖母趴我的耳朵说的话,让我一直羞红到耳根子。

敖包滩人向南面朝沙滩,静静思考着的洮儿河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替儿孙谋着福祉。向北是大片的玉米和高粱。金秋的高粱熟了,一片片的高粱染红了整个世界,像一张张美少女涨红的脸,更是上好的酿酒材料。这里酿酒的历史可以向上追溯几百年、上千年,纯正甘醇的高粱红酒醉倒过多少勇士少年郎,催情过多少青春萌动的少女,又产生了多少离奇而悲壮的爱情故事言说不尽。下水可以用瓢舀鱼;上山有耥耙不完的田地。敖包滩人是勤劳智慧的象征,更是轴得吓人,认准的事即使是撞了南墙也不会回头。这里有世代而居的柳家人,还有姚家、赵家、房家……这里更有蒙汉交织亲上加亲的盘根错节的恩怨情仇。

敖包滩有肥沃的黑土地,榆树和杨树是这里的优势树种。红柳、曲柳、柽柳、京桃、山杏也不少,大片的沙棘林里,成了灰狼、狐狸、傻狍子、野猪和雪兔的世界。飞禽也是有的,有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金雕、大鸨、白枕鹤、蓑羽鹤、灰鹤等。有烈日下立高高晒阳阳的黄鼠狼和大眼贼儿。每年的初春和深秋成群的白鹤择食而来,来到这一片滩涂赴一场味觉的盛宴。它们立于浅水啄食藨草,或孑然一身独立梳理洁白的羽毛,或上下翻飞嬉戏打闹,或迎风展翅飞向云里。在蒙古索口常有悠扬的马头琴声相伴,愉悦着这些白色的精灵们。

在敖包滩东南方向孤吊的有一座四邻不靠的河神庙,经常香烟缭绕。老乡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怀揣着各自的小心思,时不时会有钟声从庙里传出来,和着朝拜者的诵经声和祈祷,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