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小火小说网!手机版

首页仙侠 → 给您跪下沈辞柔李时和免费全文最新章节

给您跪下沈辞柔李时和免费全文最新章节

醉折枝 著

连载中免费

《给您跪下》是醉折枝所著的一篇古代言情小说,这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沈家有女,名唤辞柔,沈辞柔长到十七岁,纵马过街,章台寻柳,过得那叫一个潇洒,以至于城中贵族子弟唯恐折寿,皆不敢娶,沈辞柔她爹怒了:“谁要是娶了我女儿,我当场给他跪下都行!”直到后来,沈辞柔在大街上捡了个琴师回家,沈辞柔觉得自己万年铁树要开花了, 费尽千辛万苦,沈辞柔总算把人骗到她爹面前,她爹一看,差点给下跪了,这哪里是琴师,这分明是当今宫里那位啊!

21万字|次点击更新:2019/06/28

在线阅读

《给您跪下》是醉折枝所著的一篇古代言情小说,这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沈家有女,名唤辞柔,沈辞柔长到十七岁,纵马过街,章台寻柳,过得那叫一个潇洒,以至于城中贵族子弟唯恐折寿,皆不敢娶,沈辞柔她爹怒了:“谁要是娶了我女儿,我当场给他跪下都行!”直到后来,沈辞柔在大街上捡了个琴师回家,沈辞柔觉得自己万年铁树要开花了, 费尽千辛万苦,沈辞柔总算把人骗到她爹面前,她爹一看,差点给下跪了,这哪里是琴师,这分明是当今宫里那位啊!

免费阅读


  长安城,朱雀大街。

  一匹奔马极快地向着明德门直冲而去,马蹄声响而密,逼得街上的行人惊慌退避,推搡着往两边躲,不少人因此摔得崴了脚。

  马快得过了头,马鞍上的骑手却没这个本事控住。他上马前喝了酒,马颠得越快,酒气就越上头,此时整张脸都被酒熏得通红,在奔马上能不吐出来已经算是给人面子,要他控住一匹马实在是强人所难。

  骑手稀里糊涂一勒缰绳,马歪扭过头,向着街边躲避的人直冲过去。

  几声尖叫,人群四散,只剩下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还愣在原地。他看着马越来越近,双腿一软坐在地上,率先做出的反应居然是大哭。

  失控的马向着孩子高高扬起前蹄,钉着的蹄铁锃亮发光,踏在孩子身上恐怕是当场开瓢。

  沈辞柔还在发愁今早阿娘说的话,忽然听见街边的尖叫,一抬头就看见这个堪称惊悚的场面,当即扯下腰上的佩玉砸过去,脚下发力向着对面跑去。

  玉是硬玉,正巧砸在马膝上,马吃痛,腿一歪,铁掌落地的位置往边上偏了偏。这时倒有人反应过来,掐着这一偏的时间,一把拉起孩子避开。

  马蹄重重地砸在地上,马也跪了下去。马上的骑手一晃,整个人被颠得趴在了马背上。

  沈辞柔趁着马腿上的疼痛还没缓过来,赶紧上前从骑手手里夺过缰绳死死地勒住马,一面抚着浓密的马鬃安抚,一面扭头问拉孩子的人:“没事吧?”

  拉孩子的是个年轻的郎君,白衣黑发,怀里还抱着把七弦琴。有个妇人从郎君手里抱起犹自大哭的孩子,对着沈辞柔千恩万谢。

  郎君向着沈辞柔抬头,微微一笑:“没事。”

  看清那张脸的瞬间沈辞柔愣住了,脑子里只剩下两个词。

  姿容端丽,眉目如画。

  沈辞柔还在愣,马上的骑手却没给她继续愣的时间,含含糊糊地开口喷出酒气:“你是何人,敢拦爷的马?”

  沈辞柔一听就知道骑手是喝醉了酒,所幸她今天穿的是翻领胡服,顺手就从腰上解下马鞭,抽了声空鞭给骑手醒酒:“是你爹!”

  她做的是男装打扮,窄袖胡服,长发扎成马尾,然而胸前弧度清晰,嗓音又清澈,一看就是个年轻的小娘子。这么一声有气势归有气势,围观的人却被逗笑,那个白衣抱琴的郎君也忍不住低头抿出点笑来。

  沈辞柔的耳朵尖立马红了,好在骑手喝得晕晕乎乎,也听不出边上的人在笑什么:“我阿耶是孙右丞,爷是孙家的大郎,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拦我的马!”

  围观的人一听是孙家,除了不太知事的几个孩子,脸色大多都一变。胆小些的不敢掺和权贵间的事情,悄悄地就走了;好事的也不敢凑近,隔了几尺继续关注僵持的状况。

  沈辞柔却丝毫不惧孙右丞,抬手又是一鞭。这回抽得实打实,鞭子抽在皮肉上的声音格外响亮。

  “等孙明渡混到左丞再来和我说这种话!”沈辞柔握着鞭子,“醉酒纵马,过朱雀大街,按律该怎么罚?今日这马踩下去就是践踏平民,按律又怎么罚?弹劾孙明渡的折子递上去,他得哭着向长安城的人谢罪!”

  孙大郎习惯了报出名号就能在长安城里横行,陡然吃了这么一鞭子还有点发懵,摸到肩上刺痛的鞭痕才反应过来,手里的马鞭也向着沈辞柔抽过去:“谢什么罪?别说刚才那个,老子就是今儿在街上抽死你,你又能怎么样?我阿耶……”

  说到这里孙大郎打了个酒嗝,酒气上脑,嘴上搬出了阿耶,自己却也弄不清楚接下来要说什么,一时结舌。嘴上不利索,手上倒还能动,一鞭打空,第二鞭又紧接着抽过去了。

  沈辞柔估了估手上的力气,没干出空手夺鞭的事情,只死死勒着缰绳,扭转身子险险避开,嘴上也不肯饶:“阿耶什么阿耶?科举考上了吗?荫官轮得到你吗?丢人玩意真废物,我要是你阿耶,养出你这种东西,我就一头撞死在朱雀门上。”

  孙大郎醉归醉,“科举”“荫官”几个字还是戳中了他的痛处。酒壮人胆,他丢下马鞭,在腰间的革带里摸索。革带下的系带开了,隐约露出一把鲨皮鞘的短刀。

  眼看着孙大郎要摸到那把短刀,沈辞柔准备好了松手,追在孙大郎身后的仆从总算是及时赶到。

  身强力壮的几个上前扶醉眼迷蒙的孙大郎下马,孙大郎一开始想挣扎,被仆人摁住也就不折腾了,只嘴里含含糊糊,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瞧着伶俐些的一个小厮从沈辞柔手里拉过缰绳,和她先前打过几个照面,故而满脸陪笑:“沈娘子,郎君喝醉了,不太清醒。见谅,见谅。”

  “酒后纵马,不管是他从马上跌下来,还是马踏死踏伤人,你们的命都悬。”沈辞柔退开几步,“我伤了马,还伤了你家郎君,倘若要赔,就列个单子送到沈府。”

  扯缰绳的仆从哪里敢随便接这句话,只向着沈辞柔倾了倾身,转身招呼其他人过来拉这匹伤了前腿的马。

  围观的人见孙府的人来了,大概没什么热闹好看,没多久就散了。沈辞柔把马鞭缠回腰上,拍拍身上沾到的灰,一转身却发现白衣抱琴的郎君还站在那里。

  她有点懵:“郎君还有什么事儿?”

  “没什么事。”郎君摇摇头,“想道声谢而已。刚才若不是这一拦,马蹄怕也要踏在我身上。”

  “哦,没什么啦。马不一定会踩到郎君,能顺手拉一拉那个孩子,郎君也是有善心的。”沈辞柔自然而然地接下去,“我学过武,而且这马其实性子不算烈,只是骑马的人没控好。算起来能拦住还是我运气好。”

  “运气一说听起来就有些玄,能有这勇气的也是少数。”郎君客套着说了一句,想了想又问,“刚才纵马的人,娘子认识?”

  “不认识,但我知道他阿耶。”沈辞柔说,“孙明渡,孙右丞。我阿耶提过。”

  “令尊也在朝中做官?”

  “嗯,左仆射。”沈辞柔想想还是没把阿耶的大名报出来,只说了个官职。

  郎君看着沈辞柔,含笑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行吧,孙右丞也是长辈,刚才直呼其名确实不太礼貌。”眼前的郎君笑得温雅,沈辞柔却莫名有点不好意思,抬手挠了挠脸颊,“但是骂人的时候总归是那样有点气势,而且我觉得,能养出那种儿子,也不能说是一点错也没有……”

  郎君闻言又笑了笑:“我没有指责娘子的意思。”

  “哦、哦……那是我多心了。”

  “我还有些事,失陪。”郎君说失陪就是真走,稳了稳怀里的七弦琴,转身向北走。

  沈辞柔看着那个修长挺拔的背影,还没想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声音却已经发了出来:“等等!”

  白衣抱琴的人停下脚步,微微侧过身,雅致的眉眼间有些疑惑的神色。

  “嗯……能这么见面也是缘分。我名为沈辞柔,辞去的辞,温柔的柔。”沈辞柔琢磨着下半句该怎么开口,含含糊糊地说,“郎君方便告诉我名字吗?”

  郎君愣了愣,眉眼舒展开,又是个恰到好处的笑:“无忧。”

  这一句说完,无忧向着沈辞柔点点头,回身就走。

  沈辞柔琢磨了三遍,猜想无忧是不信任她,又或者是不方便说姓氏。想了想她又觉得纠结这个实在没什么意思,紧了紧腰上的马鞭,往回家的路走了。

  **

  一穿过中门,沈辞柔就觉得府里的气氛有点不太对劲,但又说不出具体在哪儿。她顺手解下缠在腰上的鞭子递给来接人的秋月,趁着两人交接的时候压低声音,悄咪咪地问了一句:“今天有什么事啊?”

  “没什么大事啊。”秋月比沈辞柔还大一岁,自幼就在沈夫人和沈辞柔之间服侍,私下说话也随意些,“娘子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没什么,就是朱雀大街上有个……”沈辞柔随口一回,猛地反应过来,把“酒后纵马的傻子”几个字硬生生吞了回去,“奇怪的人。我觉得奇怪,就多看了会儿。”

  秋月显然不太相信:“真的?”

  “真的呀,我骗你干什么。”沈辞柔理理衣袖,微微弯腰凑近一点,笑眯眯地开口,“别和人说啊,不然他们都得笑我傻。帮帮忙?”

  她今天穿的是一身窄袖胡服,领子翻得潇洒,眉眼间云散风清,做派也颇有点纨绔的样子,这么陡然一靠,倒是弄得秋月有点莫名的脸红。

  秋月一扯手上的鞭子,伸手拍了沈辞柔一下:“知道了知道了,不和人说,省得让人笑你。快进去啊,夫人等你呢。”

  “好,这就去。”沈辞柔一点头,踩着短靴蹬蹬地往里边跑,跑了几步又回头喊,“秋月最好,下回给你买首饰啊!”

  秋月看着那个蹦了几步就不见的身影,含着点笑摇了摇头。

  已经跑出去的沈辞柔当然不知道背后的秋月是什么反应,她在门前刹住步子,慢悠悠地走进去。

  一进门先看见的是阿娘宋氏,眼睛往边上转转,再看见的就是表妹宋瑶。桌上茶盏和茶点都端端正正地摆着,显然就是在等她这个人。

  沈辞柔一看这个架势,心先凉了一截,心说自己怕是要完。

  沈辞柔稍作犹豫,决定先发制人。

  她看向宋瑶,摸了摸袖子,然后一拍脑门,调整出一个真情实感懊悔莫及的表情:“哎呀,我忘了给瑶瑶带珍玉堂的簪子了!你等着啊,我这就去买。”

  “啊?”宋瑶愣了愣,一看沈辞柔的样子,旋即会意,只点点头,“是、是有个簪子要你带……你慢点走。”

  “没事没事,你的簪子要紧。”

  一套话和一套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沈辞柔转身就抬腿往外走,身后的宋氏却早就看穿了女儿和侄女的把戏。

  宋氏将手中的茶盏放在一旁的矮几上,茶盏落桌,不轻不重的一声。她的声音悠悠响起:“给我回来。”

  “阿娘……”沈辞柔刚抬起的腿僵在离地几寸的地方,人也僵硬地转过头,“我还得给瑶瑶买簪子呢。答应她的东西总不能就这么不算数吧。”

  “明儿再买,买不到就让珍玉堂现做,隔几日再去取。反正近几天不过节不赴宴,用不着。”宋氏也不戳穿,直接把沈辞柔能说的话全部堵死,语气还是慢悠悠的,“回来,给我坐下。”

  沈辞柔只好转身回来,在宋氏看不到的位置撇了撇嘴,一撩衣摆在矮几边上坐下,再抬头时一脸甜笑:“阿娘,什么事儿啊?”

  宋氏一看女儿一脸的笑就没脾气,正想开口说事,转念想到沈辞柔先前坐下的动作,又皱了皱眉:“你刚才怎么坐下的?”

  “就这么坐的啊。”沈辞柔莫名其妙,站起来又演示了一遍。

  宋氏一看这个撩衣摆的动作就来气,连带着看沈辞柔身上的翻领胡服也来气:“你看看你,穿的这是什么衣服,哪有个女儿家的样子。我有时候都不知道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是个小娘子,还是个小郎君。”

  “我是女孩啊,但是律法也没规定女孩不能穿胡服呀。街上穿胡服的娘子可多了。”沈辞柔不和宋氏争,张开双臂让宋氏看,带了点撒娇的味道,“何况胡服方便又好看,阿娘也穿嘛。”

  “穿什么穿,没个正经。”宋氏抬手一戳沈辞柔的脑门,“我是看不懂现在的小娘子,好端端的,穿得像个小郎君做什么。”

  沈辞柔捂住被戳的地方,警惕阿娘再戳自己:“郎君能做的事,娘子怎么就做不得了?”

  “郎君能科举,娘子能科举吗?”宋氏抚平沈辞柔胡服上的翻领,“阿娘不是要锁死你,但女儿家还是规矩些好。”

  “先秦诸子,汉赋晋文,我都学过呀,也不一定比外边的郎君差。”沈辞柔小声地说,“倘若是天后那时候,说不定还能考中呢。”

  宋氏一听女儿提到天后,神色一变,原本还有几分的调笑味道一扫而空,伸手一拉沈辞柔,嗓音也压得低低的:“你还敢提天后?不知道外边是怎么说天后的吗?这话在阿娘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倘若让你阿耶听见,看他会不会教训你。”

  外边是怎么说天后呢?就算天后在位时国泰民安繁荣富庶,死后也还位于李家,但提及她时更多的还是带有贬斥和嘲讽的话。

  因为她是个女人,“牝鸡司晨”“窃窥神器”的罪名就这样烙在她的名字上。

  想到这里,沈辞柔无声地叹了口气,面上倒没什么表现,仍是一脸微笑。她也不和宋氏争这个,双手环过宋氏的手臂轻轻摇晃:“对不起,是女儿不好,女儿不说这个了。”

  “阿娘这辈子只生了你这么一个孩子,你阿耶疼惜阿娘,也疼惜你,这才不纳妾不扶通房。阿耶阿娘这辈子别无所求,只求你能平安幸福。”在宋氏眼里,女儿终究还是个孩子,沈辞柔这么一撒娇,她心就软了,“你啊,若是能学学你瑶瑶表妹三分的端庄温柔,阿娘明儿就上清凉寺还愿去。”

  在边上端庄温柔地坐着却莫名其妙被点名的宋瑶:“啊?”

  “清凉寺多远啊,舟车劳顿,还要辛苦阿娘多不好。”沈辞柔趁着宋氏不注意,向着宋瑶递了个眼神。

  宋瑶接收到沈辞柔的眼神,也接了句话扯开话题:“姑姑这么说,我倒也有些不好意思。温柔端庄说不上,我只是有些闷罢了。我瞧着阿柔活泼爽快,性子比我讨人喜欢。”

  “胡说什么。”宋氏握了握宋瑶的手,“你自幼养在我身边,所幸你是这个模样,倘若也像阿柔那个样子,我都不知道将来怎么去见兄嫂。”

  “阿耶阿娘去得早,若不是姑姑,恐怕我如今……”到底是十几岁的小娘子,宋瑶提到父母也有些伤心,忍住心头酸涩,“姑姑别说这些。”

  “我是不好,但瑶瑶养得好嘛。”沈辞柔一看宋氏的样子,赶紧在嘴上认了,“阿娘可要好好替瑶瑶挑夫家啊。”

  宋瑶一听沈辞柔的话,刚刚生出的酸涩散了,脸上立马腾起红晕。她看了沈辞柔一眼,又低下头:“你可别说这种话。”

  “瑶瑶贤淑聪慧,夫家用不着担心。”宋氏拍拍侄女的手安抚,又把话头拉到了沈辞柔身上,“倒是你,我急死也找不着愿意娶你的人。”

  宋氏这话倒是真的,沈辞柔身量高挑纤细,长得不差,家世也不差,偏偏长到了十七岁还没人敢来提亲。倒是有世家琢磨着要不要求娶,吓得家里的郎君负荆请罪,说只能同沈辞柔做兄弟,若是娶回家做夫人,恐怕是要折寿。

  沈辞柔也不恼,婚姻于她而言实在不是什么必需品,她笑笑:“别急嘛,这得看缘分。”

  “阿柔不怕找不着好夫君。”宋瑶也笑笑,宽慰姑母,“再等等也无妨,平乐公主二十岁才出嫁,阿柔还有三年呢。”

  “她能和平乐公主比吗?”宋氏并没有觉得宽慰,反而更忧心忡忡,一愁就想起了事,“你今天在朱雀大街可有遇见什么?”

  遇见什么?那可真是太有了。

  沈辞柔想了想,把遇见醉酒纵马孙大郎的事情吞了回去,忍住了没在阿娘面前骂他,含含糊糊地说:“也没什么,就是人啊。”

  “街上可不就是人嘛。”宋氏辨了辨女儿的神色,看她不像隐瞒什么,低声感慨,“果然靠不住……”

  沈辞柔敏锐地听见宋氏的低喃:“什么靠不住?”

  “也不瞒你。先前我去清凉寺求签,看看能不能给我的女儿求个姻缘。”宋氏叹了口气,“签是求到了,解签的师父却见不着,我拿着签文在寺外等候,遇见个游方的道长,说是能替我解签。”

  “然后他解签说,我的姻缘在朱雀大街?”

  顶着沈辞柔难以置信的目光,宋氏轻轻点了点头。

  沈辞柔深吸一口气又慢慢呼出去,平复一下心情:“行吧。我说阿娘平常总觉得我在家里好,免得惹事,怎么突然赶我出去,还去朱雀大街。”

  宋氏笃信佛教,听道士的话还是头一回,也有些不好意思:“唉,阿娘也是急昏了头。”

  “阿娘是为我好嘛,不算昏头。”沈辞柔笑吟吟地捞起宋氏的面子,“如果阿娘愿意的话,我明儿还去朱雀大街。”

  宋氏看着女儿的笑颜,总觉得有些古怪,转念一想,能出门去朱雀大街就相当于能在长安城里游逛,可不是遂了沈辞柔的意。她感慨一句真是关不住这个女儿,点点头,又端起茶盏,转头和宋瑶说话去了。

  宋氏对沈辞柔的一腔母爱不假,但相比女儿,宋氏还是和宋瑶这个侄女更有得聊,宋瑶也更符合宋氏对女孩的期望。两个人聊了起来,沈辞柔从矮几上摸了几个茶点,悄悄地溜出了门。

  门里的天一直聊到快晚膳时才算是暂时停了,宋氏喜欢洗手作羹汤,自然去了厨房里看着。宋瑶看着丫鬟收拾好茶盏盘子,才提着裙摆出门。

  沈辞柔就在门口等着宋瑶出来,一见她就招了招手:“瑶瑶,这里这里。”

  宋瑶莫名其妙地走过去:“怎么了?”

  “有东西给你呀。”沈辞柔把抄在怀里的盒子递过去。

  宋瑶接过盒子,拿在手上看了看。木盒扁而略长,放在手里有些沉,盖子上烫着店铺的纹样。

  宋瑶抚了抚那个烫出来的纹样,有些惊喜:“珍玉堂?”

  “对。”沈辞柔也不卖关子,“打开看看?”

  宋瑶知道沈辞柔的性子,不和她推脱,一手托着盒子,一手就开了盖。

  盒子里居然真的放着一支簪子,黑檀木的质地,光润滑腻,雕工精湛,簪头上刻着层叠的梨花,梨花的花蕊由细小的珍珠攒成。簪子看起来不算华丽,但胜在精致,看着清新秀丽,恰巧搭宋瑶平常的打扮。

  “这……”宋瑶心里喜欢这支簪子,却不好直接收,“太贵重了吧?”

  “一支簪子而已,有什么贵重不贵重的。太贵的我也买不起啊。”沈辞柔说,“原来还有对珍珠耳坠,我瞧着也特别适合你,不过我带出去的钱花得差不多了,只够买这个簪子。明日再去买耳坠送你。”

  宋瑶看了看簪子,合上盖子:“这簪子我收了,耳坠……就不必了。不用破费。”

  “一支簪子、一对耳坠就能让我破,那我也太惨了。”沈辞柔笑笑,“真的不贵,放心吧。”

  宋瑶还有点犹疑,这时秋月匆匆地跨过院门过来,到两位娘子身边屈了屈膝,对着沈辞柔说:“娘子,有信来了。”

  “收着,我过去看。”沈辞柔吩咐完,转头和宋瑶说,“我先走啦。”

  沈辞柔跟着秋月离去,跨过院门一拐弯,人影就不见了。

  宋瑶仍然站在远地,手里紧紧地捏着那只盒子,捏得骨节都微微发白。

  第二天一早,沈辞柔打扮好就出了门,照例穿的还是翻领的胡服,腰上缠着马鞭。

  先前她是趁着宋氏不注意偷溜出去,如今是奉命出门,整个人都不一样,发自内心地自由自在。她乐颠颠地在西市玩了一圈,吃的喝的都尝了一点,买下了昨儿没买的那对珍珠耳坠,顺便给家里玩得好的几个丫鬟也各带了点小首饰。

  买在西市,食在东市,快到饭点时沈辞柔意思意思沿着朱雀大街走了一段,脚下一拐就去了东市的近水楼。

  近水楼这个名儿起得有点像脑子进水,实则取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菜色繁多,味道又好,有钱没钱都能在楼里享受一顿,故而生意一向好得吓人。

  沈辞柔进去时正值最繁忙的时候,楼里的伙计都没空招呼她,只能抽空指指楼上。沈辞柔熟门熟路地上二楼往靠窗的方向去,走了几步就看见那张桌子已经被人占了,占桌的还是个昨日刚认识的熟人。

  无忧还是一身白衣,一个人坐在桌边,微微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桌上摆了几道菜,一架七弦琴由深蓝色的布裹着,安稳地放在一边。

  边上还站着一男一女,男的人高马大,女的妖娆妩媚,看神色不太像无忧的朋友,更像是来找麻烦的。

  沈辞柔走近一点,听见男人说的话,完美证实了她的猜测:“……可别给脸不要脸!今儿我们俩看中了这张桌子,你让出来,再给我跪下磕个头,这事儿就算了了;否则……”

  后面的话他没说下去,只给了无忧一个饱含威胁的眼神。边上的女人咯咯地笑起来,拉着男人的手晃了晃:“别这么为难这小郎君嘛,大庭广众,跪下磕头多没脸啊,请我们一餐也就算了。是不是?”

  男人一搂女人纤细的腰肢,对着无忧粗声粗气:“听见没?我们发发慈悲,就这么办吧。起开!”

  无忧巍然不动,淡淡地说:“是我先来的,酒楼找桌子总该讲个先来后到,还请见谅。或者二位坐下拼个桌。”

  “呸!你也配和爷拼桌?”男人看无忧身形单薄,又形单影只,当即抡起拳头,“不让是吧?行,爷今儿让你知道……”

  沈辞柔听到这里就管不住自己的腿了,直愣愣地往无忧那桌走,走到边上扫了眼清淡的菜色,对着无忧说:“我不是让你替我点个冰糖肘子吗?是不是都不记得我说的话呀?”

  无忧抬头看了看沈辞柔,略微有些惊讶,倒是没拆沈辞柔的台。

  沈辞柔赶紧一撩衣摆在桌边坐下,抽出一双筷子,夹了只清炒虾仁,继续演:“肯定是不记得。你老是不记得我说的话,亏我还从府里跑出来见你。”

  边上的一男一女愣了,显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发展,又摸不清突然窜出来的沈辞柔是什么身份,一时无话,楞楞地杵在原地。

  沈辞柔用余光瞥了眼两人的反应,装出一副忧愁的样子:“唉,真是烦死了。我阿耶阿娘就是不放心我出门,每回都要派十来个人跟着我。长安城可是天子脚下,哪儿有那么多坏人来让护卫打啊?”

  沈辞柔在“坏人”两个字上刻意咬了个重音,桌边上的男人一听十来个护卫,难免有些慌,下意识地往其他几桌看去。其他几桌看着没什么异样,各自吃菜喝酒,却总有人若有若无地瞟向这桌,其中几个人做劲装打扮,腰上还佩着刀。

  男人再看看坐着的两个人,无忧一直是一脸淡然,压根判断不出什么;沈辞柔一脸忧愁,穿了身翻领胡服,实在是很像个娇纵的贵女。

  他有点慌,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触这个霉头,拉着女人就走。

  等两个人走远,沈辞柔总算是能把筷子尖儿上的虾仁塞进嘴里,嚼了几下咽下去才感慨:“天子脚下也有地痞啊。”

  无忧倒茶的手一顿,转瞬又笑了笑,清澈的茶水汩汩地注入杯中:“天子没空管这个。”

  “想想也是,上朝肯定就特别烦,我阿耶每回上朝回来都很不高兴。”

  “令尊不高兴什么?”无忧把茶杯推到沈辞柔面前,茶倒了七分满,茶水清澈,热气氤氲。

  “不好说,忧国忧民吧。”沈辞柔端起茶杯,小小地抿了一口,“有些事他不会和我明说的。”

  “也是。”无忧也不追问,“刚才多谢了,我倒是不太知道怎么应付这种事情。娘子又救了我一回。”

  “没事没事。这种人就是欺软怕硬。”沈辞柔看了一眼无忧,“郎君刚才那么冷静,我还以为郎君想好了怎么对付呢。”

  无忧笑笑,眉眼间一段雅致风流,仿佛水墨点就。他摇摇头:“并非如此,我刚才是真的有些愣,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反应罢了。”

  “看起来冷静就好,撑起气势吓唬吓唬他们。”沈辞柔也笑笑,目光一转就到了边上放着的七弦琴上,“郎君是琴师?”

  无忧愣了愣,旋即点头:“是,我是琴师。我的琴坏了,突如其来,我自己都没想到。这几日出来是想寻个地方修琴,可是没人愿意修。”

  沈辞柔对这架琴生出点兴趣,试探着问:“那我能看看琴吗?”

  无忧不回答,只伸手揭开了包裹琴的蓝布,整架琴露了出来。沈辞柔一看,就知道为什么没人愿意修这架琴了。

  琴有七弦,然而这架琴的七弦里有四根弦荡然无存,只剩下两侧的琴轸;两根弦断裂,可怜巴巴地垂在两边;唯一完好的那根弦看着也不怎么样,绷得不紧,中段却拉得极细,有种随时会断裂的感觉。琴身也没讨着什么好,破了个大口,透过中空的琴腹可以看见舌穴。

  这琴若是能修好,那不是修琴,是制琴。

  但这话不能明面上说出来,沈辞柔琢磨了一下用词:“这琴……看起来确实有些难修。”

  无忧应了一声,仔细地把琴再裹起来。

  沈辞柔看着无忧细致的动作,心里微微一动:“这架琴很重要?”

  “嗯,陪了我很多年。”无忧细细地掖好布角,神色温和,“是我阿娘的遗物。”

  沈辞柔一窒,愣了会儿才闷闷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这有什么可道歉的?生老病死,都是寻常事。”无忧倒不介意,裹好琴就收回手,语气还是淡淡的,“何况我父母相伴相爱,我阿娘最后走得也很平静。”

  到这里话就接不下去了,无忧也不是多话的人,沈辞柔尴尬地坐了会儿,忽然想起什么,赶紧说:“若是要修,我倒是知道个地方,乐师厉害得很,说不定能替你修好。”

  无忧终于有了点表情变化,沈辞柔甚至觉得他略微有点紧张:“那能带我去吗?”

  “当然能。就在东市,走几步就到了。”沈辞柔点点头,想想又说,“嗯……不过那个乐师脾气有点怪……不一定会理我们。”

  “这倒无妨,试一试也好。”无忧不太介意,抿出点微笑,“有个能试试的希望,总比连路都看不见要好。”

  “说得对。”沈辞柔也笑了笑。心里放下了事情,胃里空空的感觉就格外明显,沈辞柔盯着桌上的菜,犹豫着问,“那我能不能和郎君拼个桌呀?”

  无忧一时有点茫然,眨了眨眼睛,忽然抬袖遮住了小半张脸,微微低着头,发梢顺着肩流到前胸:“当然,娘子请便。”

  沈辞柔知道无忧是借着袖子的遮掩在笑她,一面觉得这个笑实在莫名其妙,一面又有点微妙的不好意思。她压下心里异样的感觉,抬手招呼伙计过来,等人一过来立马报了一串菜名:“冰糖肘子、糖醋鱼、片羊肉还有腌鹅脯!”

  **

  无忧先前点的多半是素菜,不怎么见油荤,配上沈辞柔点的几道肉菜,搭在一起倒是刚刚好。坐了一张桌子就不必分什么你我,吃着吃着就把筷子落到了对方的菜盘子里。

  一顿饭吃得很愉快,虽然沈辞柔还是没找着机会问出无忧的姓氏,但至少两个人熟了不少,不用端着“郎君”来“娘子”去的,在东市的街上走时聊天也舒服了不少。

  走了一路聊了一路,拐过街,绕进窄窄的巷子里,总算是到了目的地。

  沈辞柔站在一间略有破损却十分整洁的门前,抬手比划了一下:“就是这里啦。这个时间我认识的那位乐师应该在。”

  无忧抬头,看见门上悬着的匾额,眼神微微一颤,长而浓密的睫毛如同蝴蝶震翅一般。

  匾额看着有些年头,和这扇门一样略有些破损,木质的底板上还有划痕和风雨侵蚀的痕迹。上面的字却没有褪色,仍然清晰可辨,笔走龙蛇入木三分,可见当年写字的人沾着十足的浓墨,下笔时用的力气是何其的大。

  玉声堂。

  他先前被赶出来的地方,犹豫再三,居然是沈辞柔带他重回了这里。


下一页

章节在线阅读

查看全部目录

版权说明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为您推荐

    仙侠小说排行

    人气榜